中文節目名稱:NSO發現未來大師系列:炫舞波西米亞

外文節目名稱:Dancing Bohemia

主要作品名稱:發現未來大師系列:炫舞波西米亞

次要作品名稱:Young Maestro Series: Dancing Bohemia

中文節目名稱:NSO發現未來大師系列:炫舞波西米亞外文節目名稱:Dancing Bohemia主要作品名稱:發現未來大師系列:炫舞波西米亞次要作品名稱:Young Maestro Series: Dancing Bohemia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系統編號:PR000002451
資料類型:
型式:靜態圖像、文字
節目單
主題與關鍵字:
主題類別:音樂
描述:
國內/國外節目:國內
演出地點:國家音樂廳
節目類型:一般節目
中文節目簡介:布拉姆斯:《大學慶典》序曲 布拉姆斯 ( Johannes Brahms,1833-1897 ) 1833年生於漢堡, 1897年卒於維也納。德國作曲家,父為漢堡市劇院的低音大提琴演奏家,童年時隨父學習小提琴,從奧托‧科塞爾學習鋼琴,從愛德華‧馬克森學習作曲。 1853年擔任匈牙利小提琴大師賴門伊巡迴音樂會的伴奏,在漢諾威時遇見另一位小提琴大師姚阿幸,他對布拉姆斯的作品印象深刻,為他寫信引見李斯特和舒曼,後者並在《新音樂雜誌》撰文譽其為天才,開啟了布拉姆斯與舒曼夫婦長達數十年的友誼之門。 布拉姆斯一直以古典樂派的一分子自視,所以終身只創作形式抽像的音樂,而不願意寫作標題音樂,至於歌劇,更是無心碰觸。他可以說是上一個世代的總結者,自貝多芬、孟德爾頌、舒曼以降一脈相承的交響樂傳統,到布拉姆斯即告結束,當時正是華格納、李斯特等前瞻未來的音樂改革派大行其道之時,布拉姆斯的音樂仍然不為局勢所動繕,它就像夕陽所發出的沈穩而溫暖的光芒,純淨而不雜,這就是貝多芬以降所代表的古典精神。 為答謝佈雷斯勞大學 ( Breslau University ) 於 1879年 3月授予他榮譽哲學博士頭銜,布拉姆斯高興之餘,特別寫了此曲作為謝禮, 1881年此曲於該校首演,其中用了四首德國的校園歌曲,以幻想曲風格的手法寫成。布拉姆斯罕見的幽默感就巧妙地隱藏在這首不尋常的傑作中。 由於樂曲十分流暢、生氣勃勃,所以布拉姆斯稱之為「微笑」的序曲。所收錄的四首歌曲包括〈建設我們宏偉的校舍〉、〈大地之父〉、〈新鮮人之歌〉及〈愉快之歌〉。由於四首歌曲的性格皆不相同,為了能夠串聯每一首歌曲,布拉姆斯也加入了自創的主題。由於布拉姆斯優異的作曲技巧,因而能讓每一首歌曲完美地交融在一起。 托瑪西:為長號與管絃樂的協奏曲 托瑪西 ( Henri Fredien Tomasi, 1901-1971 ) 為法國作曲家,出生於法國馬賽,卒於巴黎,父母為科西嘉人。父親是一位業餘的長笛演奏家,經常改編故鄉民謠加以演奏。受到父親的影響,托瑪西因此走上音樂之路。 16歲時在馬賽音樂院獲得了音樂理論、鋼琴以及和聲的首獎。 1927年,贏得了巴黎音樂院的羅馬大獎以及指揮首獎。1929~57年間,專注於指揮事業旦十分成功,經常受邀至歐洲各地擔任客席指揮。他是首開透過廣播電台指揮演奏風氣之先的指揮之一。 1930年代,托瑪西與浦羅柯菲夫 ( Prokofiev ) 、米堯 ( Milhaud ) 、奧乃格 ( Honegger ) 、與浦浪克 ( Poulenc ) 在巴黎成立了五人團 ( Triton ) ,專注當代音樂的研究。他除了指揮與演奏,也大量創作各類型音樂。作品明顯受到法國當代作品的影響,也可見科西嘉、普羅旺斯、寮國、撒哈拉沙漠地區、大溪地,以及遠東的元素,交織融合成充滿異國情趣的作品。 年輕時曾與母親一同參與歌劇《波西米亞人》的演出,因而開啟了他對音樂的熱情。儘管他有著對劇場的熱情,也寫作過幾部成功的作品,但最為人所熟知的卻是管樂的作品,特別是為獨奏者與管絃樂團所寫的協奏曲。 托瑪西曾表示:「儘管我並不刻意避免使用最現代化的表現形式,但心底卻絕對是個旋律作曲家。我無法容忍制式與教條。總的來說,我是為大眾而創作。不是發自內心就稱不上是音樂」。顯示了他不隨俗的音樂理念。 他的創作音調豐富、迷人且略帶誘人的情調。這首長號協奏曲創作於 1956年,長度約為 16分鐘,共分為三個樂章,是一首充滿法國風味的作品優雅且個性十足,並且迴盪著通俗音樂的殘響。 第一樂章的長度佔了整首樂曲的一半,開始是一段長號宏偉的鋪陳。但不久後法圈印象派獨有的音調便響起;溫柔、誘人,且音色豐富。最後以彷如古老的法式沙龍樂團演奏華爾滋的主題結束整個樂章。第二樂章中賦予長號抒情的夜曲主題,而樂團則以固定反覆的樂句為其伴奏。按著響起長號強而有力的宣示,但在樂章結束之前,則在略帶憂鬱的靜默主題中逐漸消退。取材自前兩個樂葷的終樂章之主題,則以南美洲的節奏加以轉化。作曲者稱這個樂章為「塔波鼓舞曲」 ( tambourin ) ,這是一種古老的法國快速舞,長號也由此展開一段精彩的尾奏。 德弗乍克 :G 大調第八號交響曲 德弗乍克 ( Anton in Dvořák, 1841-1904 ) 1841年生於波西米亞的內拉霍齊夫斯, 1904年卒於布拉格。捷克 (波西米亞) 作曲家,生在屠夫之家,但自幼即展現演奏小提琴的才華, 14歲時從李赫曼學習中提琴、管風琴、鋼琴與對位法, 1857-59年入布拉格管風琴學校,畢業後則在管絃樂團拉中提琴。 1866 - 73年在布拉格國家劇院管絃樂團位中提琴,在這段期悶,他闊始創作一些樂曲。1874年,因降 E大調交響曲的參賽 ( 後獲奧地利國家獎 ) 而認識了大作曲家布拉姆斯,布拉姆斯將這位年輕的作曲家推介給音樂界,使他獲得了聲望。 1892年應紐約國家音樂院創辦人珍妮特‧瑟伯夫人的邀請,前往紐約擔任該院院長,在這三年期間,他創作出許多傑作,堪稱是他一生創作的黃金時期。 德弗乍克的音樂可說是華格納、李斯特所代表的新浪漫主義與布拉姆斯所堅持的古典主義以及民族音樂圓滿結合的產物,所以他的作品中,質樸與精煉可以並存,就像一位純樸的鄉下農夫穿著華麗的衣裳,愉快地走在都市的街道上,充滿著野趣與天真。他有舒伯特式的旋律天賦,反映大自然和田園色彩的配器恰到好處,妙趣天成,不露斧鑿之痕,代表作品包括九首交響曲、四首協奏曲及為數不少的管絃樂與室內樂作品等等。他的發跡多少是受到布拉姆斯的提拔,布拉姆斯較德弗乍克年長八歲。布拉姆斯首次對德弗乍克的音樂感到興趣,是他於 1874年擔任奧國國家薪俸審查員之時,那次德弗乍克獲得 400荷幣的獎金。布拉姆斯將德弗乍克介紹給德國有名的作曲家們認識,並且讓他與大出版商希姆洛克 ( Simrock ) 拉上關係。兩位作曲家從此一直維持穩固的友誼,直到布拉姆斯去世為止 ( 1897年 ) 。德弗乍克所寫的交響曲數量是布拉姆斯的兩倍,但是根據後人的考證,他生前所出版的交響曲中,只有五首是出自他的手筆。第八號交響曲 ( 以往一直被冠上第四號之名 ) 與英國有深厚的淵源,它是由英國的出版商諾威洛所出版 ( 德弗乍克與希姆洛克之間曾經出現短暫的摩擦 ) ,並由德弗乍克分別於 1890年 4月 24日在倫敦愛樂協會的音樂會上,以及 1891年 6月的日在劍橋的音樂會上,親自指揮樂團演奏此曲。劍橋大學並授與榮譽音樂博士學位。 這首交響曲雖被稱以「英國交響曲」之名,但音樂本身卻和英國毫無瓜葛。事實上,在德弗乍克三首最著名的交響曲中,以這首交響曲帶有最濃厚的波西米亞風味,既沒有第七號所顯露的布拉姆斯風格,也沒有第九號造作的「美國」色彩。此曲寫於 1889年 8月 26日到 11月 8日之間,是一首風格嚴謹的樂曲第一樂章具有愉悅的特質,與輪旋曲式的抒情慢板樂章形成對比,第三樂章具有清朗而又多采多姿的詼諧曲式,終曲則是非傳統的變奏曲式。
演出日期:97/12/14
總場數:1
出版者:
主辦單位: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格式:
一份
媒體類型:紙本
語言:
作品語文:中文、英文
管理權:
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