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節目名稱:2008兩廳院夏日爵士派對:麥考依‧泰納爵士三重奏

外文節目名稱:McCoy Tyner Trio

主要作品名稱:2008兩廳院夏日爵士派對:麥考依‧泰納爵士三重奏

次要作品名稱:2008 Summer Jazz:McCoy Tyner Trio with Special Guest Christian Scott

中文節目名稱:2008兩廳院夏日爵士派對:麥考依‧泰納爵士三重奏外文節目名稱:McCoy Tyner Trio主要作品名稱:2008兩廳院夏日爵士派對:麥考依‧泰納爵士三重奏次要作品名稱:2008 Summer Jazz:McCoy Tyner Trio with Special Guest Christian Scott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系統編號:PR000002401
資料類型:
型式:靜態圖像、文字
節目單
主題與關鍵字:
主題類別:音樂
描述:
國內/國外節目:國外
演出地點:國家音樂廳
節目類型:一般節目
中文節目簡介:【真實麥考伊】 ( The Real McCoy ) 是 1967年,鋼琴手 McCoy Tyner 所發行的個人唱片。一般來說這是他最知名的專輯,也是國內爵士樂迷最熟悉的一張作品。1993年,還有三個德國人把 「The Real McCoy」當作自己的團名,幾首歌選登上了告示牌榜單。幾個例子或許能解釋這張唱片的重要性。 Tyner 在爵士樂壇已經打滾了半個世紀,更想不到的的是他即將來台灣舉辦演奏會,樂迷將有機會親身體驗所謂的「真實麥考伊」。於是這篇文字藉唱片的標題為名,試圖從我自己的了解,為大家介紹這位鋼琴手。內容包括他的故事、他的音樂,以及聽演奏會時或許可以參考的一些方向。 費城是美國著名的「大師工廠」,出產了許多爵士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師, McCoy Tyner 就是其中之一。他在1938年12月11日出生,家中三兄弟排行老大。先來段你不知道的八卦,他的弟弟 Jarvis Tyner 是個共產黨員,在「美國共產黨」( American Communist Party ) 組織裡擔任相當高的職位。 McCoy 對政治不太有興趣,不過或許受到了潮流影響,在他18歲時曾經短暫信奉遇伊斯蘭教,還取了個伊斯蘭名字 Sulaimon Salld。 回到音樂。導演 Spike Lee的電影《愛情至上》 ( Mo Better Blues ) 裡有一幕:黑人小朋友被母親押著練小號,幾個朋友在窗外嚷嚷著叫他,想出去玩卻不行......。這畫面 McCoy Tyner 看了肯定會心一笑,他之所以能成為鋼琴手,就是因為小時候母親某種程度的逼迫使然。而大約在二次大戰結束前後吧,鋼琴練著練著練出了興趣,Tyner 決定長大後要當音樂家,當時他15歲。他的爵士底子來自一位好鄰居,同樣是「費城製造」的鋼琴大師 Bud Powell。換句話說,Tyner 擁有最完整堅固的咆哮爵士 ( Bebop ) 概念,這對他後來的發展有決定性的影響。 McCoy Tyner 十幾歲就出來跑場了,不過生平第一次在唱片裡出現卻是1959年的事。當時 Tyner參加了伸縮號手 Curtis Fuller 主持的六重奏,取代了本來的鋼琴手 Tommy Flanagan。樂團裡另外還有前輩小號手 Thad Jon 的與薩克斯風手 Benny Golson 共六人,他們一起錄了張叫作【Imagination】的唱片。這是張好唱片,但廿一歲的 Tyner畢竟是「劉姥姥逛大觀園,頭一遭」,在唱片裡稱不上大鳴大放,但在伴奏和即興獨奏的段落裡至少有為有守,紮紮寶寶。不過 Tyner 只和他們維持了差不多半年左右的合作關係,後來應薩克斯風手 John Coltrane 的召喚,帶著貝斯手 Jimmy Garrison 和鼓手 Elvin Jones,四個年輕人一起組了個新的樂團。先前那個樂團隨後找來了小號手 Art Farmer,成了六○年代呼風喚雨的經典樂團 Art Farmer-Benny Golson Jazztet。但別擔心, Tyner一點沒吃虧!因為他和 Coltrane 的新樂團,後來更成為爵士史上最重要的四重奏組合。 講到 McCoy Tyner 和 John Coltrane 的合作,他們其實已經認識了好一陣子,甚至在 Tyner唱片處女秀之前就有過合作經驗。1958年 Tyner 寫了首歌叫作“The Believer”當時就是 Coltrane 替他吹奏薩克斯風的。四重奏於 1960年成立,就在 Coltrane 剛發表了擲地有聲的 【Giant Steps】專輯之後。他們的首張專輯叫作 【My Favortie Things】,後來陸續推出了包括【Live at the Village Vanguard】、【Live at Birdland】、【A Love Supreme】等許多不朽專輯,音樂史家稱他們的組合為「經典四重奏」 ( The Classic Quartet ) 。很巧的,就在四人往後連續五年幾乎不會停止的巡迴演出裡,“ My Favorite Things”一曲似乎成了他們的最愛,一個比一個精采的版本紛紛出爐,成了樂迷爭相收藏比較的目標。各個版本長度不一,從七分鐘到一小時都有,你可以想像當利害的爵士樂手進入狀況後,一首三分鐘的曲子可以被演奏到超過一小時還欲罷不能的樣子。但有趣的地方在於:這裡我先設定你是個爵士樂迷且聽過他們的“ My Favorite Things”在他們不斷的詮釋下,幾乎奪走了曲子「原始版本」的風光!不信?你現在可以哼上幾句《真善美》裡面的“ My Favorite Things”嗎?眾多版本裡,1963年新港爵士音樂節裡大約十八分鐘的版本,長度與高度都適合,有興趣不妨試試。 McCoy Tyner 和 John Coltrane 總共合作了五年 ( 1960~65 ) ,後來 Coltrane 的音樂逐漸劍走偏鋒,二人於是分道揚鑣。離開了 Coltrane 後, Tyner曾一度在音樂裡迷惘,試圖闖出新路卻未能如願。他隨波逐流了好一陣子,當中還會有段時間擔任歌手 Ike & Tina Turner 夫婦的鋼琴手,玩起了當時流行樂壇正火熱的靈魂樂。不過 Tyner 很快調整好方向,朝著「後咆勃」 ( Post Bop ) 的路線前進。1967到 1970年間,陸續推出了包括這篇文字引為標題的 【The Real McCoy】、【Tender Moments】、【Expansions】和 【Extensions】等精采作品。 Tyner 沒有因離開 Coltrane 而在爵士樂裡隱形,反而以「調式爵士」 ( Modal ) 的概念成功和 Coltrane 晚年的自由爵士 ( Free Jazz ) 作出區隔,建立起個人品牌。 1972年, McCoy Tyner 換了新東家。也從這個時間點開始,他的音樂影響力,逐漸開始成為足以和 Bill Evans 比扁的大人物。上一段提到的「後咆勃」其實是對七○年代後爵士樂一個很模糊的說法,把他拉長點,就是「咆勃爵士之後爵士樂的所有可能」。換句話說,這三個字的範圍很大。 Tyner 的音樂格局很明顯地能從這時期的音樂看出,他清楚「爵士樂是一個有機體,是一個不斷在融合的現在進行式」,於是他選擇擁抱來自世界各地的音樂元素,此時的作品可明顯聽出他將爵士樂與世界音樂融合的野心。比方說 1972年的 【Sahara】專輯,他在“ Valley of Life”一曲裡演奏了日本古箏 ( Koto,一種十三根琴弦的箏琴 ) ,企圖營造出一種東方的氛圍。這時期的 Tyner 喜歡和長笛手 Hubet1 Laws 以及鼓手 Billy Cobham 合作,音樂中揉雜了非洲與亞洲的元素,呈現出別於當時「融合爵士」 ( Fusion ) 與自由爵士的風味,自成一格。進入八○年代後, Tyner 常和固定的鋼琴三重奏班底,貝斯手 Avery Sharpe 和鼓手 Aaron Scott,巡迴世界表演。此後的合作對象當然偶有更替,不過廿多年來作品不斷,直到今天依舊活躍。 以上是關於鋼琴手 McCoy Tyner,從出生到現在,我所能夠和你分享的所有資訊。然而音樂是用聽的,光文字哪能止癢?!所以打算利用最後篇幅來聊聊他的演奏,或許在聽他現場演出時,也能夠看出些像是「啊 !這是他的得意技!」之類的門道。其實Tyner的鋼琴辨識度很高,左手在處理節奏的時候總像和鋼琴有仇,手舉得高高的,像個榔頭般持續重擊鍵盤。因此,他的低音處理有點像是瘋狗浪,而且是怒滔拍岸的那種。至於他的右手,則跟著曲子的調性作出有如「明湖居聽書」裡的白妞唱歌般上天下地的即興,時而黏滯,時而脆爽。當然,演奏時是左右手一起進行的。所以給你一個方向去想像:鋼琴手的右手在鍵盤上前後左右上下流暢即興的同時,左手肘舉得高高的,不停在正確的時機點重槌出擊,像是轟炸自己右手即興出來的音符。如果你心中出現了位鋼琴手這麼演奏著的畫面,或許你大概已對 Tyner的演奏特色稍稍有譜了。如果沒有,怪我文字能力低落,就請你自己去看他吧 !反正馬上就來了,不是嗎?
演出日期:97/09/05
總場數:1
出版者:
主辦單位: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格式:
一份
媒體類型:紙本
語言:
作品語文:中文、英文
管理權:
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