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部落格
Facebook專頁
ENGLISH
珍藏特展
目錄導覽
技術體驗
成果網站資源
目錄導覽首頁
HOTKEY快速導覽
內容主題
典藏機構
進階搜尋
資源聯盟
首頁
目錄導覽
資源聯盟
機構分類
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首頁
目錄導覽
資源聯盟
主題分類
兩廳院節目暨數位文物
節目單
戲劇
中文節目名稱:快雪時晴
外文節目名稱:Sunlight after snowfal
主要作品名稱:快雪時晴
次要作品名稱:Sunlight after snowfall
推薦分享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系統編號:PR000002311
資料類型:
型式:靜態圖像、文字
節目單
主題與關鍵字:
主題類別:戲劇
描述:
國內/國外節目:國內
演出地點:國家戲劇院
節目類型:一般節目
中文節目簡介:《快雪時晴》全劇由三股古今不同背景的戲劇線交錯而成。 著墨最深的一條脈絡,是以台北故宮的鎮館之寶〈快雪時晴帖〉為引線發展出來的,故事描寫:王羲之和張容乃世交好友,他們的家族都在五胡亂華之際,從北方遷徙到江南,少壯之時,兩人曾信誓旦旦,相約要收復失土、落葉歸根。到了晚年,張容在帶兵北伐前夕,收到王羲之悄來的〈快雪時晴帖 ) ,從這封看似家常問候的信裡,張侯隱隱意識到王羲之已不再執著於北伐大業,甚至有意在江南終老,對此,張容深不以為然,並決定等凱旋歸來要向王羲之曉以大義,怎奈他血濺沙場!為了探問〈快雪時晴帖〉的弦外之音,張侯不安的靈魂漫溯歷史長河,從唐太宗的昭陵、南宋的秦准河之客舟、清乾隆帝的三希堂,來到台灣的台北故宮,他一路風塵濮濮,聽聞了許多「小我」在亂世自處的生命故事,也從〈快雪時晴帖〉身不由己的諸多遭遇,領悟到歷史的是與非,原是詭譎難測的。 第二條脈絡,描寫裘家母親生養裘平、裘安二子,本以為撒什麼種子就收什麼莊稼,一生勞苦應能換來兒孫承歡膝下,怎知兩個兒子在亂世中分別投向了狼國、虎國兩陣營,成了野心家爭霸業的馬前卒,乃致兄弟相殘。 第三條脈絡,以淡墨揮灑1949年前後渡海來台的兩個「外省人」的生命故事:姜成章被國軍「抓兵」時,還是個中學生,高曼青隨丈夫避難到台灣,丈夫卻銜命重回戰場,死於國共最後的激戰;切身的離散經驗,讓他們對〈快雪時晴帖〉背後的喪亂之痛有深刻的共鳴,其惜取當下的心聲,也讓張容體會到王羲之決定在江南重修家譜,讓後代子孫在新故鄉安身立命的意義。
演出日期:96/11/09、 96/11/10、 96/11/11
總場數:4
出版者:
主辦單位: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國立國光劇團 國家交響樂團
格式:
一份
媒體類型:紙本
語言:
作品語文:中文、英文
管理權:
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資訊
作者不詳(年代不詳)。[中文節目名稱:快雪時晴]。《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a/b9/7c.html(2012/07/17瀏覽)。
直接連結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a/b9/7c.html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請填入更適合的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