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垂足坐像

佛垂足坐像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贈銅000103N000000000
資料類型:
銅器、金屬器
描述:
青銅佛像附座及背光,此像屬於中爪哇時期(c. A.D. 716-927)或後夏連特拉時期(post-Shailendra period,10-11世紀)印度—爪哇(Indo-Javanese)風格造像。像身肉髻、螺髮,圓臉、肩臂圓渾、僧袍貼身而左手衣袖寬大,在手肘處成方折,雙手作說法印。右袒式僧衣樸實無華,台座形式則較繁複,此樣式之台座稱為「金剛寶座」,是由釋迦牟尼在東印度菩提加耶(Bodhgaya)悟道時所坐石板演變而來,最底層矩形基座浮雕雙鹿及法輪,是釋迦牟尼佛悟道後在鹿野苑 (Sarnath)初轉法輪(第一次宣說佛法)之標記。矩形基座之上為仰覆雙層蓮花座,佛垂足坐其上。座背由印度建築造型簡化的橫樑立柱發展形成,兩側有獅面馬身神獸(Rampant Leograph)立於具飾大象之背,是護持佛陀的靈獸。其上一碩大圓形頭光,邊緣裝飾蛇形的火焰紋,圈內雕飾與蓮座相同的連珠紋,頭光頂上有葉飾圖案,支撐圓形傘蓋,此皆東印度波羅—斯那王朝比哈爾那爛陀(Bihar,Nalanda)遺風。
日期:
10 th. A.D.-
格式:
通長11.8公分 寬8.5公分 厚8.1公分 高29.5公分 像高13.4公分
管理權:
國立故宮博物院

授權聯絡窗口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像授權、出版授權、影音資料授權-申請流程說明
http://www.npm.gov.tw/zh-TW/Article.aspx?sNo=03003061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品名:牢鼎
品名:牢鼎
品名:錯銀捲雲紋螭龍帶鉤
品名:錯銀捲雲紋螭龍帶鉤
品名:鎏金嵌綠松石鳥形帶鉤
品名:鎏金嵌綠松石鳥形帶鉤
品名:錯銀捲雲紋螭龍帶鉤
品名:錯銀捲雲紋螭龍帶鉤
品名:錯金銀捲雲紋螭龍帶鉤
品名:錯金銀捲雲紋螭龍帶鉤
品名:錯銀帶鉤
品名:錯銀帶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