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非孝之可否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690000031993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黃溥造
主題與關鍵字:
崇文社文集(4)
描述:
內文:非孝異於不孝。世以為新奇可喜之論。不知其說之流毒甚深也。夫孝者、天性也。有生而後。知有母而不知有父者。禽獸是也。惟禽獸不知報恩。人則不然。夫施而不望報。固人之雅量也。受施而不思報。豈男子之情也哉。況父母罔極深恩。豈可不竭力圖報乎。而論者鑒於中國積弱之甚。列強物質之文明。遂以民氣不振。由於古聖人以孝拘人子。不能為社會宣勞。為國事出力。為外難捍禦折衝。援老氏六親不和。有孝慈之例。以為郅治無待於孝者。痛國力之凋殘。鼓士氣於今日。雖出治標之計。孰知其禍之隱伏。而不可救哉。夫論事者必探其源。窮理者。必究其本。列國之強。不強於非孝。而強於槍?之精。中國之弱。不弱於為孝。而弱於武力之不備。況夫孝者。人之本也。天下無不可愛。而愛莫先於吾親。由施之有次第也。今以不循人子之道。不受不孝之名。而假曰非孝。是率天下同出於亡本者也。夫既亡本。則是視父母如路人。既視父母如路人。則其視國亦將如敝屣矣。何也。孝者、愛之本也。其本既搖。枝葉立枯。必然之勢也。故夫聖人之立孝。非獨為父母設。亦欲養其愛人之心。使之源源不絕也。今夫非孝。導源於歐洲。亦知歐洲操政權術所在乎。歐洲地狹民稠。非爭殺侵奪不為功。無父子兄弟之倫。無血統子姓之分。設孤兒共養之院。用犧牲畜民之術。然而守戰攻禦。器具機械。日以益精。是故德一躍而收日耳曼。法轉瞬而復普。轉戰無已時。膏血被溝渠。肝腦塗草野。圖人生幸福。固如是乎。然而強無終強。向之羅馬。今之德意志。聲靈安在乎。是何也。棄倫理而騖戰爭。舍根本而崇枝葉。不踵旋而覆亡隨之。故曰列國之強。不強於非孝。而強於槍?之精。中國政治。公天下正理。使人人各以愛親之心愛人。推而及家國天下。內政整肅。天下靡然從風。必不得已出征伐之師。亦在弔民伐罪而已。不然自軒轅以來。漢族僅黃河一泒。安能包九夷。挖八蠻。聲教訖於四海。以有倫常禮教也。夫有文事者必有武備。國無外患者國恒亡。後世人主。狃於旦夕之安。置軍政於不講。閉關自守。不視不聞。一旦?火當門。始怵然危懼。則失先王立政之本意。與孝何與也。乃近世學者。懲羹吹虀。不追究其源以是歸獄聖人以倫理束縛天下。致國家一蹶而不可復振。夫倫理豈束縛人哉。鯀殛而禹興。武王載木主以伐紂。寧有以不孝詆之哉。而當日敗金人。拒胡虜。為國家拚死命者。何獨出武穆天祥孝友諸人也。故曰中國之弱。不弱於為孝。而弱於武力之不備。夫不遵倫理。則如流離塗炭。死亡灰燼之歐洲。遵倫理。則如潛移默化。混合輿圖之中國盱衡今古。較量東西。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矣。或曰誠如子言。則今日圖強。果何策乎。曰理勢常相因。人各盡其天職。倫理修於家。武備修於國。倫理安寧於內。武備捍侮於外。倫理得武備。而國基益固。武備得倫理。而軍政益修。國其少安乎。曰然。則今人學說。何以崇西而抑中。曰。此眩一時之勢。而非定論也。歐洲強學說流於中。中國強學說行於西矣。彼杞憂者欲以非孝先天下。而其論則益非矣。烏可哉。
出版者:
周崑陽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2009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城池志
陳旭初先生輝
鐵峰詩話
職官志
田賦志
虞衡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