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學起衰論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680000031124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楊建
主題與關鍵字:
崇文社文集(3)
描述:
內文:古今數千年。縱橫幾萬里。施之於事。則紀綱不紊。行之於人。則上下相安。窮其理。則物格。盡其道。則過化。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克守其職。各成其務。國賴以安。家賴以齊。風以正。俗以純。有嗥嗥之氣。無囂囂之習。進退舉止。不踰常軌者。何哉。漢學之力也。夫漢學實我邦之精華。支那之國粹也。故漢學興。則國強。無為而治。漢學衰。則國弱。喪亂頻仍。是漢學為國家之命脈。吾人之精神。文明之元祖也。我國維新。效法泰西。一二人士以漢學為陳腐。視為具文。輒倡廢止之說。鳴呼。厭常喜新。矜奇炫異。沾染歐風。輕浮是尚。一至於此哉。不知歐西之文明。科學技術。物質的雖無漢學。精神的實有漢學左右其間也。習焉不詳。學焉不察。漫然主廢。是蓋飲水不思其源。植木不培其根。奚可乎哉。不特此也。以國交而言。最為密切。厥維支那。支那漢學立國也。無漢學。何以通情意。達交情。舉親善之實。將來吾台發展餘地。尤在南洋。南洋華僑居多。漢學為最。欲無影響。其可得乎。此漢學之衰。吾人之所以為之隱憂而長嘆也。雖然。固非自今始。支那亦嘗遭之。始皇之無道。王莽之篡漢。五胡兵燹。祿山蹂躪。或焚或燬。散亡殆盡。然未機旋興。粲然復明。漢學復興者。豈無故哉。蓋漢學天經地義。三綱所係。精神攸寄。天可缺。地可虧。漢學不可廢也。徵之往古。昭然若揭。今日我台漢學。既非遭劫。尤非灰燼。特因時勢潮流。喜功利。好誇詐。極端思想。使之然耳。山禿而獵。獲獸必難。澤竭而漁。求魚焉有。今既非山禿之日。尤非澤竭之時。耆師宿儒。尚多介在。興之固易。起之何難。吾人際此。亦焉可以腦後置之。而不為之乘時以起之乎。然則起之維何。請略論之。夫今日漢學之衰。由於世界通。交際繁新。智識在在迫人。求之惟日不足。尤何暇計及漢學。且漢學意義深奧。非數年之力不為功。故遂有廢止之說。衰微之漸。實基於此。今欲起之。必自書房始。蓋書房造漢學之始基。書房多。則漢學必盛。但教師必須耆師宿儒。自負起衰之責。庶無苟安之弊。非然者。有名無實。難收實效。此書房之所宜三致意也。或曰。現中學校亦有教授。若黽勉求之。雖不中。不遠矣。不知中學教材良多。課程不少。雖有教授。亦一曝十寒。何濟於事。不如盛設書房。以補不逮。成效易見。收功指掌。書房既經薰陶有素。自其相當學力。宜及早進益庶無廢弛之虞。故宜設研究會以援之。使先知覺後知。先覺覺後覺。俾其道明理徹。白能求之無厭。然後多設文社以獎勵之。命題徵課。優者賞之。劣者正之。則觀感生。熱心起。進益自速。夫如是。謂漢學之衰不可復起者。無是理也。要之。養吾人之精神。保邦家之國粹。此非常之事。亦非常之功。獨力難支大廈。孤掌豈能獨鳴。故宜群策群力以當之。勇往邁進。終始如一。庶乎有豸。有心世道者。其不以斯言為河漢也。幸甚。            
出版者:
周崑陽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2009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榷賣志
初八日午後二點
古今詩話菁華(二)
鄉治志
宗教志
列傳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