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部落格
Facebook專頁
ENGLISH
珍藏特展
目錄導覽
技術體驗
成果網站資源
目錄導覽首頁
HOTKEY快速導覽
內容主題
典藏機構
進階搜尋
資源聯盟
首頁
目錄導覽
內容主題
檔案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
首頁
目錄導覽
典藏機構與計畫
公開徵選計畫
國立中正大學
台灣文學研究所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數位典藏計畫
驅除野禿論
推薦分享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520000031319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黃衫客
主題與關鍵字:
鳴鼓集 初續集合編
描述:
內文:佛學之入中國。遠自周秦。緣其與宗教而兼哲學之長。與孔聖之倫理。頗相彷彿。由是魚目混珠。凡屬迷信薄弱之輩。久而久之。亦遂漸染。此結習未忘之佛理。在六朝三唐數百來勢力之膨脹。為尤最。因之以破國亡家。而終於不悟者。在歷史上則有梁武其人。此彰明較著也。上流人物。既趨之若騖。又何怪下必有甚焉者矣。斯實儒教之大不幸。亦足以見佛學宣傳之魔力。可謂無孔不入。故能深入空門之人心也。然佛教以印度為發祥之地。迴想當時。何等盛大之景況。輾轉於今。全印度已無一佛跡。為他教推除殆盡。比於我國儒學衰頹之今日。真有天壤之別。至於散居各地。占領名山之僧侶。自命為如來信徒者。大抵精神盡喪。面目都非。其十宗之派別。尚有未能分柝。遑論其普渡眾生。大開覺路。振斯民於極樂之境也。不亦惑乎。佛如有靈。則僧尼皆不死。此理極甚明顯。奈之何不悟。他之釋子。其品行之何若。殊非本篇所能範圍。茲就臺灣三禿而論。性若淫狐。行同狡兔。變服而宿娼。是其特色。而其劣徒效其師之故智。變本加厲。竟敢公然偷香於前。演出傷風敗俗之事。而此傖猶復袒庇饒舌於後。破壞世尊制戒無遺。豈獨佛教之罪人。抑社會之蟊賊也。罵盡全島腐儒。精液一語。愈覺目無法紀。橫行肆志。三日內既無明文表出。答人詰責。可見其術已窮。殆無疑義。吳君子瑜。討孽僧一檄。堪足以奪其魄。願吾同胞。聞而響應。靜對禪林。細偵其穢跡。亦安排筆陣。並著於報端。使其趨無可避。退不能藏。則無形之共產黨。或庶乎息矣。 編者曰。斯篇議論。堂皇闢佛數語。卻不合宜。蓋佛理深奧。包羅萬象。善用之 未嘗不裨益於國家。前清藉活佛鎮撫蒙古青海西北諸番。以銷其殺氣。吾國崇奉佛教。感化國民不少。可惡野禿破戒行淫。污穢佛門。流毒社會。袒庇擁護。朋比為姦者。縉紳家族。不肖土紳。良可慨也。鞭撻野僧。則光明正大。對於一般奉佛盡行攻擊。未免稍露狹隘也。
出版者:
崇文社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1928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資訊
黃衫客(1928)。[驅除野禿論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9/40/9c.html(2015/07/21瀏覽)。
直接連結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9/40/9c.html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感謝您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為了讓資料更容易被檢索利用,請選擇和這項數位資源相關的詞彙:
佛理
周秦
孔聖
縉紳
僧尼
請填入更適合的關鍵詞
推薦藏品
商務志
軍備志
古今詩話菁華(二)
列傳二
列傳二
清光緒十二年,彰化縣紳士丁壽泉、劉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