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490000023848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蔡壽星
主題與關鍵字:
捲濤閣詩草
描述:
內文:士非窮不覘其氣節。詩非窮不見其悲壯。昔杜工部生逢天寶離亂之時。饑寒奔走。莫可名狀。而其詩膾炙人口。千載後猶稱詩聖焉。茂才施君梅樵。其殆與古人之遭際不謀而合乎。君臺灣鹿港人。廣文聘廷先生之哲嗣也。幼而總明。弱冠文名大噪。賦性豪邁。不同俗士陋習。遇有貧寒告貸者。傾囊與之不惜也。君志在遠大。每以囿於方隅為恥。遂乘戊子之變。遊學於三山溫陵。凡數載文思大進。縣府院諸試。皆受各主司特達之知。時余自白沙解組歸里。聞之為之拍掌。乙未秋割臺。君與余重晤於普江客席。談論之餘。欷歔嗚咽。君有祖母雙瞽。自鹿港寄書促歸。君事祖母孝。不敢滯留。遂片帆東渡矣。自是益縱情於詩歌。古今體。五七言。無體不備。亦無體不工。海內之人無不知有詩人梅樵者。由此平昔文名。轉為詩名掩矣。余六旬初度。函索君詩。而君遙惠五古二篇。一時賀客喧傳。無不以先睹為快。其雄詞偉句。至今眾口猶嘖嘖羡之。可見君之詩。由於閱歷滄桑。經過艱險。而彌成高古。決非淺近者所可儗其萬一也。辛酉夏余渡鹿港。聞君已徙居臺中。深以不獲握手傾談為恨事。余甫卸裝三日。旋得君之大作數卷。並囑序言。余於詩學僅得皮膚。安敢妄贅一詞。第以君之遭際。與古人不謀而合。鄙論諒非河漢。而君之詩傳於千秋萬歲後。豈偶然哉。 民國辛酉[1921]仲秋普江樞南蔡壽星頓首拜言
出版者:
周崑陽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2001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列傳五
列傳五
初二日午下
田賦志
八月十七日(西曆十月五日)
教育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