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部落格
Facebook專頁
ENGLISH
珍藏特展
目錄導覽
技術體驗
成果網站資源
目錄導覽首頁
HOTKEY快速導覽
內容主題
典藏機構
進階搜尋
資源聯盟
首頁
目錄導覽
內容主題
檔案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
首頁
目錄導覽
典藏機構與計畫
公開徵選計畫
國立中正大學
台灣文學研究所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數位典藏計畫
墨子棄姓說
推薦分享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440000017866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雅堂
主題與關鍵字:
雅堂文集
描述:
內文: 墨子為中國之聖人,而孟子獨以無父斥之,此固孟子之過言,不足以損墨子之人格,且足以顯墨子之精神。何以言之?墨子固言兼愛也。墨子之言曰:「聖人以治天下為事者也,必知亂之所自起。起不相愛。子自愛不愛父,故虧父以自利。弟自愛不愛兄,故虧兄以自利。臣自愛不愛君,故虧君以自利。此所謂亂也。雖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謂亂也」(兼愛上)。墨子之所謂父子、兄弟、君臣之道,非儒者之道乎?為儒者之道,而孟子斥之以無父,何也?曰:「墨子固行兼愛也。行兼愛故棄姓。夫人之所以自私者,以其有己也。以其有祖宗子孫也。若棄姓,則視人之祖宗如己之祖宗,視人之子孫如己之子孫,是無私也,是天下之公也。」為天下之公,而孟子斥之以無父,何也?曰:「墨子棄姓。棄姓則與儒者之道異。成周之制,宗法大明,諸侯建國,大夫賜氏,男女辨姓,別親疏,明貴賤。姓氏之防,無相瀆也。」而墨子棄之,此孟子之所以斥為無父也。且墨子學於史角者也。史角為周之太史,有名無姓,則周史之在故籍者,若史任(武王之史)、史佚(成王之史)、史籀(宣王之史)、史魚(衛之史)、史墨(晉之史),亦皆有名無姓。何以言之?史者,天下之公器,故先棄其私而後可辨是非,以為當世法。墨子誦百國之春秋,通天人之際,明治亂之原,其行卓絕,其學精微,其道堅苦,悍然為墨者之宗,且欲奪儒者之席,故孟子斥之。斥之而墨子兼愛之精義愈足以發揚於天下。
出版者:
簡榮聰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1991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資訊
雅堂(1991)。[墨子棄姓說]。《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9/36/77.html(2015/07/21瀏覽)。
直接連結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9/36/77.html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感謝您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為了讓資料更容易被檢索利用,請選擇和這項數位資源相關的詞彙:
君臣之道
墨子
孟子
周史
太史
請填入更適合的關鍵詞
推薦藏品
軍備志
開闢紀
建國紀
經營紀
宗教志
列傳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