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論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420000031596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佚名
主題與關鍵字:
臺灣文藝叢誌
描述:
內文:  自古以儒生之才,目無前聖,而放言高論,滅裂往典,遂至致禍當時,貽害後世,而為千古罪人者,吾於史得兩人焉。曰李斯、曰王安石。夫李斯蔑古者也,王安石述古者也,兩人之跡不同也,然李斯蔑古而古典亡,王安石述古而古意失,兩人之事則同也。李斯焚書坑儒以駭天下耳目,王安石著書立說,以塗天下耳目,兩人之行亦同也,故吾謂李斯以破壞古典亂天下,安石以穿鑿古典亂天下,兩人私智不同,而其亂天下則亦同也。   嗚呼!李斯之顯悖,古聖人知之矣,而安石之顯悖,古聖人不知也。安石之棄《春秋》而不用,立字說以惑人,用五經新說以錮學者,其叛經侮聖無論矣。乃其奉行《周禮》,處處以周公為法,亦顯悖前聖也。夫周公《周禮》,順人情者也,而安石則無事而不違人情,然則安石特假周公之名,託周公之書以欺時君之,目而塞時人之口耳,豈真欲行周公之禮哉!然則安石之必欲行《周禮》,其意何居?吾謂秦之李斯,逢君者也,宋之安石,亦逢君也,李斯窺秦皇欲以天下永私其子孫,而有厭棄前聖古法之心,故不惜悖其所學,而悉舉天下萬世之墳典而付之一炬,王安石亦窺神宗欲以天下為己利,而有厭棄祖宗蹈常襲故之意,故不惜假其所學,而悉舉《周禮》六官之美法,以文飾其陰謀而施之一旦,不然王安石初上仁宗皇帝書,猶能本末並舉,而何以行之於神宗時,惟計利之末哉!   且天變於上,民怨於下,眾大臣言之於外,兩宮言之於內,而神宗不以罪安石,至安石以去要君,猶乃殷殷慰留,是可見君臣之交相為利矣。夫神宗非嗜利,何以宋任安石之先,而即有募民入粟、募粟實邊之舉,既任安石之後,何以欲行周公之法,而乃行呂惠卿之手實法乎?又何以行手實法而用蒲宗孟無豐凶之言乎?安石非逢君,何以欲致堯舜之君,而不行堯舜之道,何以欲效《周禮》之法,而悖周官之意乎?何以置周官大經大本於不圖,而惟利是牟乎?即其黨呂惠卿訐安石亦謂盡棄所學隆尚縱橫之末矣,此蓋安石知神宗有嗜利之心,故置其他之學而言利,以投時君之好,而神宗皇帝亦遂不惜排擯一切耆舊老臣謨議,以從安石之言,此君臣嗜利而諱利,藉《周禮》以交相賊者也。若曰損下以益上,此本周公之法,非我作俑也。   嗚呼!使後世監熙寧紹聖之覆轍,遂以《周禮》為禍,永無復敢行周公之經者,安石之罪也,然則安石之行古法而法亡,與李斯之焚古書而書廢,不且後先同揆也哉!
出版者:
簡榮聰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1993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刑法志
連雅堂先生所著臺灣通史
初八日午後二點
清光緒十二年,彰化縣紳士丁壽泉、劉鳳...
商務志
關征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