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部落格
Facebook專頁
ENGLISH
珍藏特展
目錄導覽
技術體驗
成果網站資源
目錄導覽首頁
HOTKEY快速導覽
內容主題
典藏機構
進階搜尋
資源聯盟
首頁
目錄導覽
內容主題
檔案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
首頁
目錄導覽
典藏機構與計畫
公開徵選計畫
國立中正大學
台灣文學研究所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數位典藏計畫
釋華佑遊記跋
推薦分享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220000013482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連雅棠
主題與關鍵字:
台灣詩薈雜文鈔
描述:
內文:釋華佑「遊記」,臺灣堪輿家談之嘖嘖;師說相承,語多奇異。曩在大墩,洪以倫先生謂余「曾見其書」;惜非全帙。因舉書中「唐碑」之事,載諸「臺灣漫錄」。日者,林君孔昭自新竹來,攜以相示;有「臺灣內山總序」一篇、「雜記」一則、圖十三幅(各有說) 語似繇辭,是為青烏家言。顧以「總序」觀之,尚有「前山」一篇,則此亦非全帙。圖中地名皆譯番語,至今尚有襲用。而「內山」一圖,南自瑯#、北至雞籠,山川脈絡,記載尤詳。凡可建邑屯田之地、陸防水戰之區,莫不指示其要:是又經世家言。記中謂里劉有唐碑,上書「開元」二字,分明可辨;又謂巴老臣人多識字,有讀「孝經」、「論語」:是誠奇異。若果有此,則臺灣開闢遠在唐代;證以隋代之經略流求,益足考信。「隋書」「流求傳」載:『大業二年,遣虎賁中郎將陳稜、朝靖大夫張鎮州率兵,自義安浮海至高華嶼,又東行二日至鬥鼊嶼,又一日便至流求。其王居波羅檀洞,稜擊破之』。夫高華嶼為今之花嶼、鬥鼊嶼為奎壁嶼,皆在澎湖;而波羅檀為葫蘆墩(隋代經略臺灣事,載「臺灣通史」) 。顧此為臺灣西部之事;而東部則草昧未啟,文獻莫徵。今記中乃有唐碑,是唐人已至臺東而傳其胤,故能識字讀書,但作菩薩誦;則以僻陋在夷,與外不通,文化漸退,遂復其朔。此固環境之變遷,有不期然而然者。吾友福清黃君乃裳久居婆羅洲,曾入沙羅越內地;謂拉耶種人,性純良,識字讀書,能誦唐詩。云其遠祖遭唐末之亂,飄流至此。黃君以光緒之季率其鄉里子弟,開墾沙羅越;以後相見廈門,為余言之。若徵此說,則唐人來居臺東,似非虛誕。且唐人固曾居澎湖矣,「全唐詩」有施肩吾「題澎湖嶼」一首(載「臺灣詩乘」) 。肩吾,汾水人,元和中舉進士,隱居不仕;或言其遠處澎湖,子孫蕃衍。夫臺、澎僅隔一水,朝發夕至;唐人既居澎湖,安知其不入處臺東。惜華佑不載其詳,僅舉「開元」二字。又云:諸山名勝,皆科斗碑文,莫可辨識。科斗為大篆以前之書,豈三代之時華人已至臺,而「列子」乃有「岱輿員嶠」之稱乎(「岱輿圓嶠」合之則為「臺灣」,余別有說) ?余曾考其地望,里劉今作理劉,在木瓜溪北,其外則花蓮港。華佑圖中亦有此港,不載其名,但言可泊舟。惟懼潛濟,故防備特嚴,阻其險要;若敵人登山發砲,則難為禦矣。巴老臣未詳何地;以圖觀之,在交里宛北,中隔一溪。交里宛今作加禮宛,番社也。則巴老臣當為今之鵲仔埔,而冬仔爛為新城三棧之地矣。華佑為普陀山僧,其來遊也,或言鄭芝龍據臺時。然圖中有紅毛大山;臺人謂荷蘭為紅毛,以名考之,當在荷人入臺後。是時荷人政令僅及赤崁,而華佑二人遍歷全臺,東西南北靡所不至;凌饑渴、冒瘴癘,出入野蠻之間,不逢不若:自非毅力,曷克至此。華佑既去,居於安溪李光地家,未久圓寂。光地好堪輿,愛其書,秘以為寶。數傳之後,其裔孫某攜至鹿港;某死,遂散失。聞關帝廟蕭氏存六十餘葉、北斗街人某亦有三十餘葉;他日茍得其書而再考之,以明臺灣之古史,亦快事也。(雅棠跋) 見「臺灣詩薈」第十三號。
出版者:
連橫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1976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資訊
連雅棠(1976)。[釋華佑遊記跋]。《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9/1e/89.html(2015/07/21瀏覽)。
直接連結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9/1e/89.html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感謝您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為了讓資料更容易被檢索利用,請選擇和這項數位資源相關的詞彙:
臺灣通史
鄭芝龍
北斗街
全唐詩
中郎將
請填入更適合的關鍵詞
推薦藏品
古今詩話菁華
右筆記
列傳六
《詩畸》(Ⅱ)
五桂嶺石壁肖像
雲林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