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中革命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210000021078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雅堂
主題與關鍵字:
雅堂先生餘集
描述:
內文:南中革命,北方未受戰爭,故其人多不知所謂民國。一夕宴後,過茶館,隔坐有兩村人,其少者曰:「前月公園開會,有人演說,謂今日為共和政體,我輩當知愛國,吾不知何謂共和?」老者曰:「共和者,大家和氣之謂也。我聞宣統皇帝年幼,不能親理政事,命袁宮保代辦,故我輩須和氣也。」余怪其言,又憫其昧,以彼固不知今日之為民國也,又不知袁世凱之為大總統也。然則舉四萬萬之人,而欲群知共和之真理,當於教育求之。而人人不能就學,則當以社會之教育,涵養其常識,使人人皆有國家思想,而後可以收共和之效。 中國人無共和資格,此讆言也;謂共和不適於中國,此尤不通歷史者之論也。夫唐虞之世,無為而治,此非共和之明效乎?孔子聖之時者也,而禮運一篇,闡揚大同真理,其言曰:「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舉能,人人不獨親其親,長其長,子其子。夜扉不閉,道不拾遺,而天下治矣。」孟子學於孔子者也,而主張民權。莊列諸子尤嫉專制,惡竊國,懸擬郅治之制,以扇和同之風。唯法家尊君而卑臣爾。然法治之極,舉君民而納之軌物之中;今之立憲,固管子之所言也。而天視民視天聽民聽之訓誡,尤為百世不刊之論,而謂中國不適於共和乎?周厲王虐,國人流之於彘。周召二公共和而治,此非共和之證乎?夫厲王之虐,不知視路易十六何如?而國人能流之,則民權之信,以超於法人之革命。共和而治,以民為主。周召二公不過代理其政,猶之責任內閣也。國有大事,謀及卿士,謀及庶人,則今之上下兩院也。嬴政無道,毀滅先王,焚詩書,坑儒士,以愚黔首;而陳涉發難,沛公入關,子嬰繫組為虜,身死國滅,為天下笑。則自私之害也。漢武表彰六藝,罷黜百家,名為尊孔,實則背道;蓋其所尊者,非孔子大同之道,而小康之教也。自是以來,蠻夷猾夏,寇賊姦宄,中原板蕩,靡有寧宇,而共和之精神將滅矣。西風鼓動,幸而蘇生。今誕將才周晬爾,茍保育得宜,新機無遏,則康強迪吉,足以成人,否則殤矣。故余以中國之共和,謂之維新可也,謂之復古亦可也。 來津四日,國民共和兩黨連夕招宴,官民亦誠意相待,其情可感。而後屆之代表又十數人至,乃偕乘專車而入北京。
出版者:
連橫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1974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澎湖處大海之中
富順宋芸子太史育仁
盛京賦
附錄 槱兒遊頤和園筆記
列傳一
陳旭初先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