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善論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020109001662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陳梅峰
主題與關鍵字:
臺灣旬報
描述:
內文:自後世競尚聲華。而吾人鮮敦實行。有一善得於巳。便得意揚揚。偶一善及於人。遂自矜詡詡。豈知善量無窮。善端不一。然自好名者之心熾。張皇補且。粉飾而震人耳目。甚或行違色取。虛浮而誇己行為。形諸外貌。非不縱眾眼之大觀。究其內容。無非運一心之小慧。凡若此者。吾以為善之詐偽。夫偽者、真之反對也。偽而不辨。勢必以偽亂真。如碔砆之亂玉。魚目之混珠矣。昔孔子謂惡似而非者。如莠之亂苗。利口之亂信。佞之亂義。紫之亂朱。鄭聲亂雅樂。誠以苗與信義。為物與名之真善者也。自莠與佞與利口亂之。而而物與名之善者有偽矣。雅樂與朱。為聲與色之真善者也。自鄭聲與紫亂之。而聲與色之善者。亦有偽矣。孔子所以深惡而痛絕者。蓋恐以偽亂真。不止此名物聲色也。即人有似德非德而居在鄉中。獨以愿見稱。儼為一卿善士也。然而善士之真。忠可貫日月。信可格鬼神。廉之嚴取與。潔之絕塵埃。而彼鄉愿之偽為於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潔。眾皆悅之。彼自是之。可能入堯舜之道乎。設一旦得志。安望法堯舜之善政。以得民財。遵堯舜之善教。以得民心哉。勢必同流俗之笑裏藏刀。如義甫之陰柔害物。合汗世之口蜜腹劍。如林甫之奸詭陷人。其不善孰甚焉。烏得偽以為善。夫善者流芳。不善遺臭。而人每惡不善而好善。遂使不善者。心慕乎善之名。色莊乎善之行。滔滔皆是。幾炫庸人之耳目。而不覺其是非。使不明辨其為真為偽。鑑別而大書特書。則凡慕名於善。而混淆乎善者。相習成風。伊於胡底。安望見善則遷。為善相勸。而去偽存識哉。安望樂善不倦。善與人同。而國中無偽哉。況偽造公文書。國家彰膺懲之典。偽朝竊神器。史筆嚴斧鉞之誅。可知名器之不容假也。誰謂盜名欺世之善。可任其以偽亂真。而置諸不議不論。
出版者:
鄭玉田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大正11年9月30日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節孝名冊
撫墾志
鐵峰詩話
軍備志
富順宋芸子太史育仁
典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