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高祖光武帝合論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010303006537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彭鏡泉
主題與關鍵字:
臺灣文藝叢誌
描述:
內文:漢高祖摧秦覆楚。統一宇內。開漢家四百年基業。光武帝誅亂反正。興復漢室。延國祚于二十四帝。偉矣哉高祖之功烈。大矣哉光武之謀獻也。之二帝者。一則創業垂統。一則繼絕興廢。論其功業實相頡頑。至論其才德。則光武之謀獻也。之二帝者一則創業垂統。一則繼絕興廢。論其功業實相頡頑。至論其才德。則光武為優。而高祖不及焉。當楚漢之爭。高祖能據關中之固。扼成?之險。皆子房韓信之謀也。刻印立六國後。非良借箸前籌。大事幾去。三齊假王之請。高祖發怒。見於詞色。非良平之覺悟。則天下將鼎足而三分。固陵之追。諸侯不從。非良為之計。使割東博海地與信越。則大功將敗於垂成。故凡高祖之所以逐鹿中原者。類皆藉群策群力。以為之功人功狗也。若光武則不然。其始起兵春陵。遂親破尋邑。及徇河北。而河內又並收。根本固矣。然不遽向關輔。而身徇燕趙。取洛陽以定都焉。蓋知當務之急也。繼破赤眉而長安平。破隴蜀而四海一。其間運籌決策。先後有序。除姦削敵。次第成功。藉非光武。孰能至是。使高帝於此。帷幄無人。而萬機獨決。吾恐鹵莽從事。勝敗環生。或未易奏此膚功也。使光武處高帝之時。以不世之雄略。佐以留侯酇侯。淮陰曲逆輩之多謀。而謂不能滅項興劉吾不信也。易地以觀。則謂光武之才。優於高祖也固宜。顧或者曰。光武御賢將易。高祖御才將難。觀其驥遇韓彭。鷹視樊酈。操縱之妙。有非他人所可幾及者。非也。賈復擊尤來。創傷甚。帝曰。聞其婦有孕。生女耶。我子娶之。生男耶。我女嫁之。其善遇諸將。類多如此。故能得人之死力。其破銅馬也。降者未安。變且不測。帝勒歸諸營。而單騎按行。示以赤心。而降者咸服。其權術豈高祖之不若哉。且光武之即位也。戎馬倥?。即能舉卓?為太傅。以敦厲風俗。且興起學校。修明禮樂。是深知治體也。其經國之才之卓絕又如此。及天下已定。增益封爵。保全公臣。異夫信越之葅醢。蕭何之下獄。痛兄之亡。涕泣枕席。不御酒肉。異於杯?之分我。子盈之墜車。其仁厚之心。與彼忌刻之性。殆差同霄壤矣。故我以為高祖之德。不若光武也。雖然。關中形勢。萬古如斯。洛下規模。千秋不替。至今日易世易人。言帝王者。皆同稱高祖光武之威而不衰焉。猗歟休哉。
出版者:
鄭汝南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大正10年3月15日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虞衡志
虞衡志
古今詩話菁華(二)
臺灣詩社記
連雅堂先生所著臺灣通史
軍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