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造感恩亭與謝趙瑞蘭路

標題:造感恩亭與謝趙瑞蘭路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識別碼:000759
資料類型:
型式:靜態影像 | 合集
內容類別:照片
著作者:
創作者:台灣「外省人」生命記憶與敘事資料庫(Ⅰ)
主題與關鍵字:
主題類別:個人返鄉
關鍵字:感恩亭、造路
描述:
內容描述:2004年,謝群新在家鄉廣東省梅縣城東謝田村,自行捐資興建感恩亭,以茲感懷雙親與妻子。(照片一?三)又以妻子名字於家鄉廣東省造路,名為「謝趙瑞蘭路」(照片四) 謝群新返鄉感言:   慈為感謝列祖列宗及族內諸親友的庇蔭和關愛,並為感記雙親恩情,與賢妻患難相隨扶持之情,特捐資修築謝趙瑞蘭路及感恩亭。   感恩亭記   寶樹(敬恕)堂庠齋公後裔謝紹允公生長子純祥、次子義祥(娶妻林氏)。義祥生獨子群新,幼年進本村英彥學校就讀,畢業後群新與元喈叔、桂祥叔報考廣東省立梅州中學,畢業前夕,適八年抗戰軍興,深感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乃於民國30年三人同行投筆從戎,修習軍事工程,畢業後為國服務,輾轉沙場,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先各兵種而進,後各兵種而退,苦不堪言。   憶初進校門懵懵懂懂,一知半解,承蒙英彥學校老師鄧柏青、曹標云、維新哥、旺發哥諸位先生之諄諄教誨,奠立根基,得予順利考進中學、軍校,畢業後為國家社會服務,師恩難忘,永銘我心。   生我者父母,養我者父,教我者父母,育我者父母,愛我者父母。幼年失恃未能承歡膝下,及民國38年失怙,但因內亂未能返家奔喪,內心難忍悲痛哀傷,引為終身遺憾。   余與湘女趙瑞蘭小姐於民國48年在台灣成婚,婚後八年中育有三女二男,分別完成大學教育。愛妻茹苦含辛,操持家務,撫育小孩長大成人,自立自強,成家立業。但終抵不過病魔多次的侵襲,於2002年12月2日安祥地與世長辭,享年65歲。   茲為懷念師恩,感記雙親恩情,與賢妻患難相隨扶持之情,特捐資修築趙瑞蘭路及感恩亭,以感謝列祖列宗及族內諸親友的庇蔭和關愛,並感謝在人生路上關心群新的人。   群新謹以感恩的心祝福世人,並冀望前有古人,後有來者,生生不息,世界大同。
摘要:謝群新,廣東省梅縣人。1941年對日抗戰時,與二位叔父一同入伍從軍。1949年隨軍隊來台,在這塊土地上結婚、生子。自政府開放大陸探親後,回鄉近十次,探視親友長輩,祭拜列祖列宗。為表達對父母、妻子的懷念,特在家鄉捐資築路、蓋涼亭。
出版者:
典藏單位:台灣「外省人」生命記憶與敘事資料庫(Ⅰ)
貢獻者:
提供者:謝群新[中國(廣東省)]。
日期:
日期:2008-10-31
格式:
檔案格式:TIF
範圍:
涵蓋範圍(地點):廣東省
涵蓋範圍(日期):2004
管理權:
所有權人:謝群新
授權狀況:創用CC台灣2.5版

授權聯絡窗口

請洽台灣外省人生命記憶與敘事資料庫
email:twm@gate.sinica.edu.tw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標題:返鄉見母親
標題:返鄉見母親
標題:莒縣中學同學會
標題:莒縣中學同學會
標題:大義參天
標題:大義參天
標題:初返故鄉探親記
標題:初返故鄉探親記
標題:返鄉故事
標題:返鄉故事
標題:中華鼻祖炎帝神農氏(二)
標題:中華鼻祖炎帝神農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