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家鄉景物

標題:家鄉景物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識別碼:000469
資料類型:
型式:靜態影像 | 合集
內容類別:照片
著作者:
創作者:台灣「外省人」生命記憶與敘事資料庫(Ⅰ)
主題與關鍵字:
主題類別:個人返鄉
關鍵字:淞滬會戰、徐家匯、李家橋
描述:
內容描述:陸啟明於1949年淞滬會戰爆發時遷徙來台,自此與母親、表妹等親人分離。在台灣四十餘年,經過結婚生子,雖然已產生對此地的歸屬感,但仍然希望在有生之年親眼看看家鄉的近況。2005年在三個女婿的陪伴之下,陸啟明踏上返鄉的旅程。早已「無親可探」,故鄉變遷的景況讓陸啟明內心有著諸多感慨。第一、二張照片是陸啟明搭船拍攝長江滸浦;第三、四張照片是陸啟明拍攝江蘇老家舊街老屋、街道;第五張照片是陸啟明2005年拍攝於民國初年建設的李橋小學;第六張照片是陸啟明拍攝當時已被共產黨剷為平地變田的祖墳原地;第七張照片是陸啟明拍攝江蘇老家的古厝;第八張照片是陸啟明站在江蘇老家附近的橋留影;第九張照片是陸啟明與全家一門在金門的毋忘在莒一景合影。 陸啟明的返鄉感言:家鄉景物   民國38年「上海保衛戰」尾聲中,急速登艦來台,要到徐家匯見寡母表妹最後一面的機會都沒有。44年退伍,就業、結婚,生兒育女,並教養成人。而今,四女一媳、一子四婿,都分別在軍、公、教單位服務;第三代也在成長茁壯中。尤以姻親相處,水乳交融,毫無省籍芥蒂而感欣慰。   年逾八旬,油盡燈枯。雖有「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的豁達,人非草木,豈無思鄉之情。儘管大陸已無親可探,但很想「回去看看」也好。孩子們安排隨團前往江南,請三位女婿陪伴。從上海租車,由滸浦渡江到海門上岸。循二。四國道北上;於中午到達。   李家橋原是有百多家的市鎮,如今只留下一條東西向老街和千十幾家小店及攤位,房屋年久失修,人口稀少。街南的村落、溝渠、橋樑、及水閘等全都夷為平地,廣達二十多平方里,據說要設新的市區。我的家老宅院,自難倖免。街道北邊十幾戶老屋未拆,是因有幹部佔住。表妹的家就在這裡。我家在西街上的店舖和棧房還在,但都有人居住。母校李橋小學。保持原有的外貌。學校在後方的「陸氏墓園」,早被剷為平地,一片荒蕪,根本就無墓可掃。離開了六十多年後的故鄉景況。大致如此。以短暫的80分鐘,瞭解了出生地的現況。堅守「看一看就好」的本意,通行市街時都沒有下車,卻照了多張照片留作紀念。內心感慨則難以言詮。   「我是臺灣人,也是中國人。」這是經國先生於76年與地方老朋友茶敘時候說的經典名言,我一直將這句話奉為圭臬。這些年來,待人接物均準此行不分「芋仔和地瓜」。並遺囑後世子孫,永遠維持族群和諧。
摘要:2005年在三個女婿的陪伴之下,陸啟明踏上返鄉的旅程,故鄉變遷的景況讓陸啟明內心有著諸多感慨。
出版者:
典藏單位:台灣「外省人」生命記憶與敘事資料庫(Ⅰ)
貢獻者:
提供者:陸啟明[中國(江蘇省)]。
日期:
日期:2008-10-31
格式:
檔案格式:jpg
範圍:
涵蓋範圍(地點):江蘇省
涵蓋範圍(日期):2005
管理權:
所有權人:陸啟明
授權狀況:創用CC台灣2.5版

授權聯絡窗口

請洽台灣外省人生命記憶與敘事資料庫
email:twm@gate.sinica.edu.tw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標題:第一次與外子返鄉探親
標題:第一次與外子返鄉探親
標題:還鄉會親人祭祖為姑媽慶90壽誕
標題:還鄉會親人祭祖為姑媽慶90壽誕
標題:金殿
標題:金殿
標題:從贛南到吉林
標題:從贛南到吉林
標題:拜訪故鄉媽祖祖廟
標題:拜訪故鄉媽祖祖廟
標題:返鄉探親祭祖與族人聚會
標題:返鄉探親祭祖與族人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