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島地質地形

綠島地質地形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LF-EK09
資料類型:
知識單元
主題與關鍵字:
綠島;臺地面;安山岩;集塊岩;火山口
描述:
綠島原名火燒島,於臺東東南東33公里,蘭嶼北方約76公里之海面上,面積約17平方公里,周圍約20公里。綠島呈一「甲」字形之小島,惟北邊稍廣,南邊稍狹,一部分成為狹小之半島(圖1)。 島之中央有阿眉山(276公尺),其西南方1200公尺處有最高點之火燒山(280公尺)。火燒山西南方有本島最高之臺地面(海階),高度約230公尺。阿眉山之北半至其北方之牛子山(176公尺)一帶有高度200公尺左右之第二段平坦面。此面之下有150、100、50及15公尺之臺地面(圖1)。此等平坦面於綠島西北半部最發達。這些臺面大致為海蝕平臺而非熔岩臺地面。此數段之臺地面,顯示第四紀以來,曾歷經數次的隆起與沈降,始成今日之地形。 隆起珊瑚礁之最高位者為阿眉山西方約800公尺處,其海拔高度約100公尺。其次乃觀音洞南方之臺地上者,其高度約50~60公尺。此兩種高度之隆起珊瑚礁均形成於集塊岩之上。第三段之隆起珊瑚礁乃帆船鼻與鼻頭角(中寮西方之丘陵)之隆起珊瑚礁,二者殘存厚約2公尺左右;此等隆起珊瑚礁海拔高約10~15公尺。 綠島係一火山島,全島幾由集塊岩及安山岩熔岩而成,其他有隆起珊瑚礁、海岸及河流之堆積層,現生之珊瑚礁及紅土層等。其中集塊岩遍布全島,市村毅(1936)依安山岩之斑晶礦物成分、產狀、噴出期等分為油子湖集塊岩、龜灣集塊岩、牛子山集塊岩、阿眉山集塊岩等之四種。四種集塊岩中,以油子湖集塊岩最老,而阿眉山集塊岩為最新。根據野外調查,岩性對比和鉀-氬放射性定年結果,發現阿眉山集塊岩可能與油子湖集塊岩相當。依現階段調查結果,綠島火山岩地層可以分為油子湖集塊岩、龜灣集塊岩、牛子山集塊岩和安山岩熔岩流等(圖2)。油子湖集塊岩標準露頭出露於流麻溝至楠(蘭)子湖、柚(油)子湖、海參屏(坪)、帆船鼻一帶及阿眉山等區域。此等安山岩塊呈亞稜角狀,為黑色或暗灰色之輝石安山岩與橄欖石輝石安山岩之大小岩塊。本集塊岩有時具有明顯之層理,安山岩塊中較密之集塊岩與安山岩塊中較稀疏之凝灰集塊岩呈互層,有時也挾有含角閃石安山岩流之薄層。油子湖集塊岩中偶夾含有堇青石之角閃安山岩塊。 龜灣集塊岩覆蓋於油子湖集塊岩之上,呈塊狀或層理不甚明顯。本集塊岩含許多暗灰色之輝石角閃安山岩及橄欖石輝石角閃安山岩之大小岩塊。本集塊岩層局部分布於綠島北海岸之流麻溝、頭山、公館、龜頭角各地,但廣大發育於本島南部,尤其露出於龜灣海崖面者最標準。
範圍:
台灣東部
管理權:
自然科學博物館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石梯坪為一海階,屬古海蝕平台
石梯坪為一海階,屬古海蝕平台
東海岸都威溪枕狀碎屑熔岩
東海岸都威溪枕狀碎屑熔岩
由知本溪口朝上游方向拍攝之空照圖。
由知本溪口朝上游方向拍攝之空照圖。
知本東臺大飯店周遭鳥瞰圖。
知本東臺大飯店周遭鳥瞰圖。
東海岸石梯坪中酸性凝灰岩
東海岸石梯坪中酸性凝灰岩
東海岸都威溪柱狀節理水平石柱排列地貌
東海岸都威溪柱狀節理水平石柱排列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