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物:斧鋤形器

遺物:斧鋤形器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登錄號:ZT0153909
資料類型:
主題:考古遺物
描述:
材質:石—砂岩
材質:石—板岩
材質:石—硬頁岩
材質:石—石英砂岩
材質:石─變質砂岩
形制:發掘和採集共得斧鋤形器161件。經過所有斧鋤形器的觀察與測量後,發現其製作相當粗率,其形狀常隨著石材的異同而有變化,若依其製作概念對行分類,斧鋤形器的形式可分為二:即帶束頸或無兩種,前者會刻意在頸部兩側打剝成凹槽,可能用來綁縳繩索以利裝柄;未帶束頸者則多呈上下同寬或中、下略寬的形狀,刃部和頂部則以弧凸為多,並見微凸或平者,但其間的變化並未成規律性呈現,常因石材的差異或粗率的打製而造成上述形狀的些許差異,因此不擬對這些細部的變化再做分類討論。 斧鋤形器的主要石材可分為下列幾種:石英砂岩或砂岩、板岩、具片狀解理砂岩或硬頁岩。石英砂岩或砂岩的硬度最高,以全面打剝者為主,周邊常進行微修整,製作較其他石材為精細;板岩則以打剝出的板岩片,進行粗修而形成一個長橢圓形的雛形,再於周邊以琢打或微打剝的方式進行修整,但較為粗率;具片狀解理砂岩或硬頁岩較為脆弱,常見其一面為原石皮構成,另一面亦僅透過相當簡單的打剝而形成,但亦有少量為全面打剝,且周邊進行修整者。 用途的推定乃透過刃部使用痕跡的觀察,因此未曾使用或刃部已折者,其用途則無法確定。考慮鋤、斧等工具的使用方式,及其可能造成的損耗痕跡後,對帶使用痕跡的刃部進行功能的區分。透過觀察後,可判定為鋤者有35件(包括1件為鋤、邊刃併用),其中石英砂岩或砂岩製者有15件,板岩製者有12件,硬頁岩或具片狀解理砂岩製者有8件;可判定為斧者有4件,均為石英砂岩所製,也許斧形器需要更大的敲擊力,故多選擇較硬的石材。
日期:
文化年代:新石器時代
考古學文化:大馬璘文化
來源:
中央研究院數位典藏計畫---考古資料數位典藏系統(http://ndweb.iis.sinica.edu.tw/archaeo2_public/System/Artifact/Frame_Advance_Search.htm)
語言:
中文
管理權: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http://www.ihp.sinica.edu.tw/)

授權聯絡窗口

請連結至「史語所藏品圖像授權申請」網站申請授權,網址: https://copyrite.ihp.sinica.edu.tw/ihponlinec/ihponline?@@0.8397848014139848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遺物:磨製石鏃
遺物:磨製石鏃
遺物:網墜
遺物:網墜
遺物:兩縊型網墜
遺物:兩縊型網墜
遺物:穿孔圓形石器
遺物:穿孔圓形石器
遺物:網墜
遺物:網墜
遺物:圓形石刀
遺物:圓形石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