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瑪蘭族--正名運動

推薦分享

Share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4623
著作者:
楊政賢
主題與關鍵字:
原住民族|噶瑪蘭族|正名|台北市
獎補助文史工作者數位典藏計畫(照片類)
描述:
長期以來,外來者與台灣原住民族接觸,曾經以許多不同的方式來稱呼原住民族,比如清朝時期,稱原住民為「番」,其中服政府之教化者稱為「熟番」,未服教化者稱為「生番」,日治時期,稱原住民為「番」或「高砂」,台灣光復後,則稱為「山胞」,並依其第1 次設籍登記時之居住區域,居住於30 個山地鄉者為「山地山胞」,30 個山地鄉以外者為「平地山胞」,法令、公文書及社會通行用語,都以「山胞」來稱呼原住民。 由於「山胞」帶有濃厚的歧視內涵,並且是被污名化的符號,因此,採用原住民族此一嶄新的稱呼作為自我認同及擺脫污名的起點,進而爭取原住民族應有的權利,遂成為台灣原住民族運動的核心主題。原住民族運動伊始,即提出「正名」的訴求,民國73年成立的第1個原住民族運動團體即以「台灣原住民權利促進會」為名,開啟長達11年的「原住民正名運動」。之後,原住民「正名運動」除了恢復原住民的傳統姓名之外,恢復部落山川傳統名稱,則是現在仍在進行中的內容範疇。圖為1996噶瑪蘭族人參加台北市「凱達格蘭大道」正名揭牌典禮、致詞、演出等。
日期:
三月-96
範圍:
台北市凱達格蘭大道
管理權:
本數位作品由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典藏。

授權聯絡窗口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
地址:904屏東縣瑪家鄉北葉村風景104號
電話 : (08)7991219#235
傳真 : (08)7993551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達悟族祭儀--東清部落拋船
達悟族祭儀--野銀部落製作船獎
達悟族祭儀--東清部落大船下水
達悟族祭儀--東清部落大船下水
達悟族祭儀--東清部落拋船
達悟族祭儀--紅頭部落銀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