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魯閣族--明利村黥面與打獵之入口意象

推薦分享

Share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3981
主題與關鍵字:
原住民族|太魯閣族|明利村|萬榮鄉|黥面|狩獵
台灣原住民族55個鄉鎮市地點
描述:
此入口意象位於花蓮縣萬榮鄉明利村內,本入口意象呈現了「黥面」與「狩獵」(狩獵意象於黥面人像之後)之具象造型,這兩者皆是太魯閣族族人最重要的傳統技能之一。 於太魯閣族中「狩獵的行為」,不僅僅是維護生計之作用外,也會因為狩獵團體的組合,進而形成部落男子之間的共擔責任的團體意識,所以「狩獵」在太魯閣族中是男子的謀生技能,亦是養家活口的經濟來源。 「黥面」亦即漢人所謂的刺青,太魯閣族稱「巴大斯克拉斯」,是太魯閣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文化特色,代表能力、結婚、美觀、避邪及自我族群認同之涵義。如今黥面已經式微,只能在少數的太魯閣族老人臉上看到這個歷史痕跡。「鯨面」據說有四種意義:一、驅除邪魔。二、美麗雅觀的效果。三、族系的識別。四、榮耀的象徵。男孩子則必須要獵人頭或獵到相當之獵物,女孩子則必須具備織布的能力,才有資格於在臉上刺青。 根據太魯閣族文化,男子要有狩獵能力,女子要有織布能力才有資格在臉上刺青,也就是「黥面」;並才能於死後,通過其「彩虹橋」,以到達祖靈所祝福的天堂,然而若無黥面的男女,就會在經過彩虹橋時,掉落到河裡,而遭到螃蟹吃掉。
日期:
三月-08
範圍:
花蓮縣萬榮鄉明利村
管理權:
本數位作品由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典藏。

授權聯絡窗口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
地址:904屏東縣瑪家鄉北葉村風景104號
電話 : (08)7991219#235
傳真 : (08)7993551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達悟族祭儀--紅頭部落銀盔
達悟族祭儀--漁人部落船團人員與親友...
達悟族祭儀--紅頭部落大船首航
達悟族祭儀--紅頭部落大船下水
達悟族祭儀--蘭嶼部落堆置禮芋
達悟族祭儀--漁人部落拋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