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奇萊雅族--火神祭祭場

推薦分享

Share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3657
主題與關鍵字:
原住民族|撒奇萊雅族|國福部落|竹窩灣|火神祭|德興運動場|阿美族|花蓮市
台灣原住民族55個鄉鎮市地點
描述:
撒奇萊雅族火神祭祭場是於花蓮縣花蓮市國慶里德興運動場上,在此地的四維高中曾是為撒奇萊雅族「達固部灣」(Takobowan,在清代的文獻上稱為「竹窩灣」)部落之大本營,但隨著人口增加及耕作等需要,慢慢地分成了六個主要的部落:即大本營的Takobowan、Nabakowan(舊火車站到南京街一帶)、Cipawkan(德安一帶),Tamasaydan(南、北濱一帶),Toapon(華東路一帶)與Pazik(美崙山麓)。每個部落自有年齡階級組織,頭目們所組成的聯合會議是為族群的領導中心,所有部落內的事務、政令都是皆由他們商討與決議。 光復後,政府將原住民區分為平地原住民與山地原住民。由於撒奇萊雅人與阿美族人住得很近,甚至混居;加上曾遭清軍殲滅,深怕再遭報復,因而不敢承認自己就是撒奇萊雅人,以致於被劃分為阿美族人。然則事實上,在其語言方面卻是有著很大的差異。例如牛:撒奇萊雅人叫Katalalan ,阿美族稱lalaba(南邊族群叫kolong);衣服:撒奇萊雅人叫zikod,阿美族稱fotoy(南邊族群叫 lipot)。 民國九十五年七月一日(撒奇萊雅族已停辦火神祭(Palamal)128年),在花蓮市國福部落恢復舉辦。巴拉瑪火神祭與傳統豐年祭不同,為撒奇來雅族後人對祖先的追思祭典。祭典中共有七道法禮,並以紅、綠、藍、白、黑五色使者祈福。紅色使者以紅花在額頭開啟靈魂之眼,迎接火神,傳承智慧;綠色使者以刺竹除穢,藉由刺竹拍打,去除厄運及晦氣;藍色使者以酒解除族人心靈與智慧的鳩渴;白色使者代表火神光照,透過點燃火把,表示祖先交付的薪傳,並為族人點燃光明的未來;黑色使者則以炭塗黑表示隱身,讓惡靈、厄運無法靠近。儀式中祝禱司為族人以酒沫蕉葉表示護身,而族人持火把巡禮繞圈,體驗及追緬先民落難情境。在祈福儀式後,舉行火葬儀式燃燒火神太花棺,祈求火神的靈魂能與族人一起浴火重生。
日期:
三月-08
範圍:
花蓮縣花蓮市國福部落入口處
管理權:
本數位作品由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典藏。

授權聯絡窗口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
地址:904屏東縣瑪家鄉北葉村風景104號
電話 : (08)7991219#235
傳真 : (08)7993551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達悟族祭儀--紅頭部落銀盔
達悟族祭儀--東清部落禮杖
達悟族祭儀--蘭嶼部落堆置禮芋
達悟族祭儀--東清部落拋船
達悟族祭儀--漁人部落拋船
達悟族祭儀--蘭嶼部落堆置禮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