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瑪蘭族--作法

推薦分享

Share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8348
著作者:
潘金英
主題與關鍵字:
原住民族|噶瑪蘭族|花蓮縣|歌謠|豐濱鄉|作法
台灣原住民族歌謠
描述:
噶瑪蘭族(Kavalan)昔日稱作「蛤仔難三十六社」,事實上聚落的數量已達到6、70個以上,他們自稱卡瓦蘭(kavalan),其意指為「平原的人類」,區別於居住於山區的泰雅族群,而漢人對於噶瑪蘭族的稱呼則以蘭陽溪為界,北為「西勢番」、南為「東勢番」。關於噶瑪蘭族的部落傳統文化來講,現階段大多集中於花蓮縣豐濱鄉新社村,而於此處的噶瑪蘭族傳統文化也是為部落傳統文化(歌謠、手工藝及語言等)保留最為完整之處。 噶瑪蘭族之「作法」歌謠,是早期噶瑪蘭族部落族人為了治癒部落族人的病痛所吟唱之歌謠。在吟唱此類歌謠時,會先請部落裡的巫師舉行傳統祭典儀式,依序經「呼喚祖靈」「歡迎祖靈」「作法」「病癒」「娛靈」「叩謝祖靈」一連串程序進行。而其傳統歌謠之「作法」,是部落裡的巫師在為病人作法時所會吟唱的祭歌,祭儀需準備麻糬、米酒等等,經巫師與神靈祈求,使病人身上的病穢抹去遠離。
日期:
三月-08
管理權:
本數位作品由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典藏。

授權聯絡窗口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
地址:904屏東縣瑪家鄉北葉村風景104號
電話 : (08)7991219#235
傳真 : (08)7993551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