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部落格
Facebook專頁
ENGLISH
珍藏特展
目錄導覽
技術體驗
成果網站資源
目錄導覽首頁
HOTKEY快速導覽
內容主題
典藏機構
進階搜尋
資源聯盟
首頁
目錄導覽
內容主題
人類學
臺灣原住民族
總類
器物
首頁
目錄導覽
典藏機構與計畫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
96年度台灣原住民族文化數位典藏計畫
建立台灣原住民族文學家與藝術家資料庫
項鍊
推薦分享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6911
主題與關鍵字:
泰雅族|項鍊|硨磲|貝珠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典藏文物
描述:
貝珠,泰雅語稱為「kaaha」,多以硨磲科(Tridacnc)貝類為材製作,將貝殼打碎後川磨而成白色的管狀小珠。雖然泰雅族大量使用貝珠,且賦予貝珠極特殊的社會文化意義,但本身並無製作貝珠的技術,所用貝珠都是對外交換而來的。據1806年間漂流至台灣的日人記述,推測漢人移入之前製作貝珠的原住民,應該是台灣東部沿海居住的平埔族或阿美族群(秦貞廉1939:26)。貝珠,除了製作衣服、首飾,表現美觀和象徵社會地位之外,在泰雅族的社會中具有更重要的經濟功能。此項練用麻繩將三條貝珠串成,其中綴以黑色小珠作為裝飾點綴。 泰雅族人也為了增加個人美觀,或表現社會地位而在衣飾上裝配不同飾物,通常以男性使用的裝飾物較多,一般而言有冠飾、額飾、耳飾、頸飾、胸飾、首飾、臂飾、腕飾、腳飾、腰飾等等,且多使用自然材料,如貝珠、豬牙、熊牙、羽毛、獸皮、竹管等等,但現今已多使用人工製品的材料來代替傳統材料了。
日期:
2008年2月
管理權: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
授權聯絡窗口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
地址:904屏東縣瑪家鄉北葉村風景104號
電話 : (08)7991219#235
傳真 : (08)7993551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資訊
作者不詳(2008年2月)。[項鍊]。《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43/43/ac.html(2015/05/25瀏覽)。
直接連結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43/43/ac.html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感謝您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為了讓資料更容易被檢索利用,請選擇和這項數位資源相關的詞彙:
貝珠串
泰雅語
胸飾
腰飾
硨磲
請填入更適合的關鍵詞
推薦藏品
標本名稱:毒刺
標本名稱:骨杓
標本名稱:瓢籠
標本名稱:寢具
標本名稱:毒刺
標本名稱:毒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