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敞褲

推薦分享

Share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6810
主題與關鍵字:
阿美族|後敞褲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典藏文物
描述:
褲子只有前片,利用織帶繞於腳後固定打結,主要功能為遮體保暖。褲子只有前片,利用織帶繞於腳後固定打結腰部以紅、黃、綠三種顏色的橫紋組成腰帶,褲子也以紅、黃、綠色等對稱條紋組合而成,而兩側卻是以藍、白格紋的棉布做裝飾。背面為藏青色棉布做為襯底,兩側亦是以藍、白格紋的棉布做裝飾。此件後敞褲綁戴縫於腿部中間部分的膝蓋及腳踝處共兩條。台灣原住民的織繡藝術是全面而普遍性的,幾乎所有族群包括平埔族群,均有相當精美細緻又獨特的織繡作品。如果說木雕是原住民男性的藝術,織繡則是女性專屬的藝術,女性從事織繡,雖屬生活的必需,但其神聖一如男性之從事木雕,當女性在之繡時,男性不得觸碰織布機,更不得從織機上方跨越而過。織繡藝術不但專屬女性的藝術,同時也是女性必備的技巧。至於服飾則各有其獨特的形制風格與色彩,不過,基本上均屬方衣系統,亦即以廣布於東南亞地區的移動式水平背帶織布機織出寬幅約一尺的長方形麻布,在經簡單的縫製(並無衣領、腋下、袖口、及裙襬等的裁剪)而成方形的衣服。阿美族紡織使用的原料主要是麻,其次是皮革,以前也有用樹皮或藤的紀錄。紡織也是婦女專門的工作,男子視為禁忌。首先要製線,可用手搓或紡車機紡。接著要理經,好將線條變成有組織的經線面。有四柱、五柱、六柱理經三種。織布的方式,是坐在床上或地上,兩腿平伸,腳尖朝上。近身布夾繫於腰前,踏板置於腳面。其他用具固定在經面上,再以梭子帶緯線左右交叉織成布匹。等到布面已經長到無法再用打棒將經面撐起時,這個布就算織到盡頭了,接著就是將兩端以緯線在每三根經線上打一死結,便是一匹織好的布。布面的紋路,因理經法與織布法的不同,可形成平布、斜紋布和山形紋布三種。
日期:
2008年2月
管理權: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

授權聯絡窗口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
地址:904屏東縣瑪家鄉北葉村風景104號
電話 : (08)7991219#235
傳真 : (08)7993551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標本名稱:髮簪
標本名稱:髮簪
標本名稱:毒刺
標本名稱:毒刺
標本名稱:陶器
標本名稱:陶器
標本名稱:笠(男子用)
標本名稱:笠(男子用)
標本名稱:毒刺
標本名稱:毒刺
標本名稱:毒刺
標本名稱:毒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