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盤

推薦分享

Share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6651
主題與關鍵字:
布農族|陶瓷|碗盤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典藏文物
描述:
布農族陶瓷製的碗盤,碗中央及碗緣繪有藍色圓形線條,碗的外圍有五組不規則藍色線條。台灣原住民族,簡稱為「原住民」。清朝康熙二十三年納台灣為中國版圖之後,歷經康、雍、乾三朝的開墾,台灣大半是漢人世界。清領時期稱原住民為「番」,依居住區域分布與漢化程度之不同,將居住山地者稱「生番」,住在平地者稱「熟番」。漢番在台灣不僅因土地爭奪而結成仇敵關係。另一方面,也從互相接觸當中,透過族群通婚而逐漸融合。原住民從漢人學到耕田及種稻,漢人教導原住民熟食,並將鐵鍋瓷碗介紹給原住民,改善原住民飲食。瓷碗等容器應該是當時傳入。那時候的先民用「以物易物」的方式讓資源流通。和外來的漢人交換一些瓷碗和鹽、布等民生用品。在布農族裡,製陶技藝是丹社群專屬的權利,只有特定的氏族可以製作陶器。而布農族傳統陶器上有布紋、網紋、篦紋【以竹篦(梳頭皮用的梳子)敲打而成】。可惜,至今製陶技藝已失傳近百年。
日期:
2008年2月
管理權: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

授權聯絡窗口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
地址:904屏東縣瑪家鄉北葉村風景104號
電話 : (08)7991219#235
傳真 : (08)7993551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標本名稱:鉈籠
標本名稱:鉈籠
標本名稱:服飾-花布帶
標本名稱:服飾-花布帶
標本名稱:毒刺
標本名稱:毒刺
標本名稱:瓢籠
標本名稱:瓢籠
標本名稱:銀耳飾
標本名稱:銀耳飾
標本名稱:毒刺
標本名稱:毒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