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分享

Share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6645
主題與關鍵字:
布農族|弓|弦|狩獵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典藏文物
描述:
此弓可分為弓身及弓弦兩部分,弓身以原木削製而成,上下兩端刻有兩個凹槽以固定弓弦,弓弦以麻繩編織而成,藉由弓弦與弓身形成的反作用力,即可把箭彈射出去。弓箭為布農族原始狩獵工具之一,傳統布農族男子自小接受射箭的訓練,並在打耳祭中互相觀摩切磋技藝,直到清代從中國傳入火槍之後,才取代弓箭的使用。弓箭多僅用於狩獵,而較少做為戰爭時的武器。 而布農族祖先在狩獵之餘,發展出用弓箭奏出樂音的休閒娛樂。演奏方法是將弓的一端含在嘴裡,一手按住弓弦不同的位置,以分出音階的高低。另外一隻手則撥彈弓弦,經口腔共鳴發出聲響。布農族、阿美族、卑南族、邵族、鄒族都有這種樂器。 原住民的絃樂器非常少,只有弓琴和五絃琴。布農族的弓琴是採用泛音奏法,如今其他種族已不使用弓琴,故不知其演奏方法。弓琴是以竹子製作,絃有藤絃、麻絃、金屬絃、月桃絃等,通常以金屬絃為最多。布農族弓琴的演奏把有弓橋的一方放在上面,用口輕輕地銜住上方,左手支撐住樂器的下端,通常以姆指按絃來改變音調,以右手的姆指和食指彈弦,但是撥彈的地方因人而異,有的在正上方,有的在正中間。演奏弓琴時,口是共鳴箱。布農族演奏弓琴時,是以口腔發出 do 、 mi 、 sol 、 do 的 Fanfarenmelodie ,有時壓住下方,發出 re 的聲音,像這樣 do 、 re 、 mi 、 sol 、 do 汎音,在口琴的演奏上,也可聽到。布農族的歌謠音階與 do 、 re 、 mi 、 sol 、 do 的音階相同。
日期:
2008年2月
管理權: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

授權聯絡窗口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
地址:904屏東縣瑪家鄉北葉村風景104號
電話 : (08)7991219#235
傳真 : (08)7993551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標本名稱:服飾-頭巾
標本名稱:服飾-頭巾
標本名稱:頭箍
標本名稱:頭箍
標本名稱:笠(男子用)
標本名稱:笠(男子用)
標本名稱:毒刺
標本名稱:毒刺
標本名稱:服飾-裙
標本名稱:服飾-裙
標本名稱:毒刺
標本名稱:毒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