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各族除雅美族外,皆有吸菸習慣,男女皆然,且自種菸草。各族自製菸草捲而吸之,以竹根為菸斗,箭竹為吸管,其形狀類似小鎚,為成年人必備之物。臺灣原住民多種植菸葉,成熟採葉後,置於竹簍陰乾,然後夾於竹叉曝晒,以防直接曝晒,菸葉碎折不易使用,曝晒時常覆蓋樹葉以吸收水份。如遇雨天,採收菸葉可置火上焙乾。菸葉常編成辮狀,作牛角形漢人稱為「牛角菸」或「辮仔菸」。 鄒族稱菸為tamako,有特定的限制。男子未到成人mamejoi級的年齡者不得吸菸,女子則需至老人年齡nano no mejoi級才可以吸菸。菸草自己種植,成熟後摘下菸葉帶回家中,將菸葉伸平,數葉相疊,以竹篾夾住後吊於屋內樑上,待乾燥後,乘夜間取下置於室外盛接露水,翌晨再收回,如此重複數日後,菸草即可吸用。吸菸時隨時取出幾張菸葉,捲成長寸許之菸捲插入菸管內,再點燃菸葉吸食。鄒族稱菸斗為etofuba,通常用直徑2公分的竹根製成,在其中壁橫插細竹管為吸管。此種式樣台灣各族大致相同,菸管上並常繫一鐵質挖針,以便挖出用過之菸灰及打通菸斗吸孔之用。菸火袋通常以鹿皮製成,為長方形,男女使用方式不同,男用者為橫式,女用者為豎式之小皮袋。菸火袋通常掛於胸前,菸管則插際領際,在煙火袋上常常會繡一些花紋或別上一些貝殼增加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