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種名:長鰭馬口鱲

學名:Opsariichthys evolans

台灣俗名:溪哥仔(幼魚及雌魚)、紅貓(雄)、粗嘴仔、白哥仔、台灣平頜鱲、台灣鱲

大陸名:長鰭馬口魚

中文種名:長鰭馬口鱲學名:Opsariichthys evolans台灣俗名:溪哥仔(幼魚及雌魚)、紅貓(雄)、粗嘴仔、白哥仔、台灣平頜鱲、台灣鱲大陸名:長鰭馬口魚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全球唯一識別碼:urn:lsid:fishdb.sinica.edu.tw:catalogue:395249
資料類型:
紀錄類別:魚類名錄
著作者:
命名者:(Jordan & Evermann, 1902)
主題與關鍵字:
科中文名:鯉科
描述:
型態特徵:背鰭3(不分枝軟條)+ 7(分枝軟條);臀鰭(不分枝軟條)+ 8-9(分枝軟條);胸鰭1(不分枝軟條)+ 13-15(分枝軟條);腹鰭1(不分枝軟條)+ 8(分枝軟條);咽齒式 5,4,1-1,4,5;側線鱗數 43-45;背前鱗數 16-18。體被有中大型圓鱗;側線完全。雄魚胸鰭延長,超過腹鰭起點;臀鰭鰭條延長,尤以前4根分枝鰭條為甚,雄魚可達尾鰭基部。體呈銀白色,雄魚體側具有明顯的11-14條青色亮橫紋,雌魚則為暗青色或略不明顯。雄魚吻部黑褐色;頭腹部、體腹部及鰓蓋部下方為橘黃色至紫紅色;背鰭鰭條黑灰色,末緣橘紅色;尾柄部及尾鰭呈黃綠色至鮮黃色;胸鰭橘黃色至鮮黃色;追星呈圓錐形,各自獨立。雌魚吻部淡灰色;頭腹部、體腹部及鰓蓋部下方為灰白色;背鰭鰭條黑灰色,鰭膜橘黃色,前方數鰭條可能偏紅;尾柄部黃綠色;尾鰭暗黃色;胸鰭白色。與粗首馬口鱲(Opsariichthys pachycephalus)的差異,可由背前鱗16-18(vs. 25-27)以及側線鱗數43-45(vs. 51-55)加以區別。與平頜鱲(Zacco platypus)的區別,在幼魚及雌魚階段不易靠外觀分辨,雄魚則可由(一.)胸鰭末端達腹鰭起點之後(vs. 不及腹鰭起點);(二.)體側橫帶明顯區分為11-14條(vs. 體側橫帶通常融合成塊狀斑,橫帶條數不易計數);(三.)追星呈圓錐形,各自獨立(vs. 部分追星基部融合而連成一線);(四.)胸鰭鮮黃(vs. 胸鰭偏紅)等特徵加以鑑別。
棲所生態:初級淡水魚。主要棲息在河川中游附近,主要活躍於水體的中上層,生性活潑,善跳躍,具群集性。雜食性,喜好捕食水棲昆蟲或刮食食頭上的藻類、攝食有機碎屑等。
地理分佈:主要分布於臺灣西部地區,包括宜蘭、台北至苗栗一帶的溪流。過去被視為是平頜鱲(Zacco platypus)之同物異名,近年來中外學者利用分子生物學進行親緣關係分析,證實與盛產於東亞地區的平頜鱲並非同種,因而依動物命名法則採用Jordan & Evermann, 1902所發表的學名。中國大陸有產與本種極相似的種類,彼此親緣關係仍須進一步釐清。
漁業利用:為台灣中、北部河川最主要的溪釣種類之一。食用魚,油炸或紅燒皆宜。
出版者:
負責人:邵廣昭
日期:
資料修訂日期:2012-03-29 12:05:17
來源:
台灣魚類資料庫(http://fishdb.sinica.edu.tw)
The Fish Database of Taiwan(http://fishdb.sinica.edu.tw)
語言:
中文;英文
關聯:
Chen, I-S. , J.-H. Wu, and S.-P. Huang 2009 The taxonomy and phylogeny of the cyprinid genus Opsariichthys Bleeker (Teleostei: Cyprinidae) fromTaiwan, with description of a new species. Environmental Biology of Fishes v. 86: 165-183;台灣淡水魚類-壹 鯉形目(陳&張, 2005);台灣河川溪流的指標魚類 第一卷 初級淡水魚類(陳義雄, 2009)
管理權: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後設資料創用CC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授權聯絡窗口

請洽臺灣魚類資料庫
email:taiwanfishdata@gmail.com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中文名:平頜鱲
中文名:平頜鱲
中文種名:何氏棘鲃
中文種名:何氏棘鲃
中文名:陳氏鰍鮀
中文名:陳氏鰍鮀
中文名:革條副鱊
中文名:革條副鱊
中文名:何氏棘魞
中文名:何氏棘魞
中文名:鯁魚
中文名:鯁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