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種名:類小鲃

學名:Puntius orphoides

台灣俗名:紅胸鰂、馬來鰂

大陸名:類小鲃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全球唯一識別碼:urn:lsid:fishdb.sinica.edu.tw:catalogue:395244
資料類型:
紀錄類別:魚類名錄
著作者:
命名者:(Valenciennes, 1842)
主題與關鍵字:
科中文名:鯉科
描述:
型態特徵:背鰭3(不分枝軟條)+ 8(分枝軟條);臀鰭3(不分枝軟條)+ 6(分枝軟條);胸鰭1(不分枝軟條)+ 14(分枝軟條);腹鰭1(不分枝軟條)+ 8(分枝軟條);側線鱗30-31。體略高而側扁,隨著成長,體高的比例越大,背緣線會明顯隆起。頭短而略呈三角形。眼大,具鬚2對。體被大型圓鱗。尾鰭為深叉狀,兩葉末端略尖。體背呈淺灰綠色,腹側呈灰白色。眼睛虹膜上半部為紅色。鰓蓋中央具有一個明顯的大型紅色斑;背鰭基部下方之體背側具有一個黑色斑塊;尾柄基部另具一個大型的黑色眼斑。各鰭呈淺紅色至橘紅色。幼魚體色較成魚鮮艷,鮮艷的鰭膜顏色隨著成長而逐漸變淡。
棲所生態:外來入侵種。初級性淡水魚。主要棲息於溪流下游緩流區及湖泊、埤塘的中下層水域;常成群出現,游動速度快。可生存於優養化程度高的水域。雜食性,以水生昆蟲、底藻及有機碎屑等為食。
地理分佈:原產於歐亞大陸、東南亞等地,屬於水族觀賞魚,經人為不當放流後,目前普遍分布於宜蘭縣境內的溪流下游及湖埤水域之中,在野外已能自然繁殖。
漁業利用:水族觀賞魚。
出版者:
負責人:邵廣昭
日期:
資料修訂日期:2012-03-29 14:37:32
來源:
台灣魚類資料庫(http://fishdb.sinica.edu.tw)
The Fish Database of Taiwan(http://fishdb.sinica.edu.tw)
語言:
中文;英文
關聯:
台灣淡水魚蝦生態大圖鑑(下)(林春吉, 2007);臺灣的外來入侵淡水魚類(陳義雄、黃世彬 & 劉建秦, 2010)
管理權: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後設資料創用CC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授權聯絡窗口

請洽臺灣魚類資料庫
email:taiwanfishdata@gmail.com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中文名:平頜鱲
中文名:平頜鱲
中文名:革條副鱊
中文名:革條副鱊
中文名:台灣石
中文名:台灣石
中文種名:大鱗梅氏鯿
中文種名:大鱗梅氏鯿
中文名:鱅
中文名:鱅
中文名:革條副鱊
中文名:革條副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