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種名:紫身短體蛇鰻

學名:Brachysomophis porphyreus

台灣俗名:鰻仔、硬骨篡、篡仔、硬骨仔

大陸名:紫身短體鰻

中文種名:紫身短體蛇鰻學名:Brachysomophis porphyreus台灣俗名:鰻仔、硬骨篡、篡仔、硬骨仔大陸名:紫身短體鰻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全球唯一識別碼:urn:lsid:fishdb.sinica.edu.tw:catalogue:383660
資料類型:
紀錄類別:魚類名錄
著作者:
命名者:(Temminck & Schlegel, 1846)
主題與關鍵字:
科中文名:蛇鰻科
描述:
型態特徵:體延長而呈圓柱狀,尾長為全長(TL)之52%;頭長為全長(TL) 之之11-14%。背鰭起點遠在胸鰭之後。上下頜具有相當多的唇鬚,較為細小。胸鰭略延長,頭長約為其3-6倍。下頜較上頜突出。鼻短,吻長為其3倍。吻延長,頭長約為其2.1-3倍。眼部位於上頜前30%處。兩眼間具相對較窄,小於眼徑。鼻孔為短管狀,位於上頜前端,前後開孔緊靠在一起。頭部上方前方平坦,但後方及頸項部相當膨脹,向前漸漸變窄。頸項部感覺神經結小,不易見。頭部感覺孔及側線孔外圍為黑色細斑。牙齒呈錐狀,上頜齒前方具3游離齒,離後方外排牙齒甚遠;鋤骨齒前一列具5顆大牙齒;下頜齒一列,前方具3顆較小牙齒,中間具5-6較大且寬之牙齒,後方具5-6較小且密集之牙齒。脊椎骨137-148。背部呈紫色或深色,頭前方為棕色,具有細斑點。口內黑色。吻前端為白色。各鰭為白色。
棲所生態:主要棲息於淺的沙泥地區域,棲息深度在1-200公尺。通常將身體埋於沙內,僅露出頭部,等候埋伏突襲魚類及章魚等。
地理分佈: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區,包括台灣、中國與日本的南部海岸。
漁業利用:極罕見蛇鰻類。
出版者:
負責人:邵廣昭
日期:
資料修訂日期:2012-03-02 16:07:18
來源:
台灣魚類資料庫(http://fishdb.sinica.edu.tw)
The Fish Database of Taiwan(http://fishdb.sinica.edu.tw)
語言:
中文;英文
關聯:
McCosker, J.E. and J.E. Randall, 2001. Revision of the snake-eel genus Brachysomophis (Anguilliformes: Ophichthidae), with description of two new species and comments on the species of Mystriophis. Indo-Pacific Fishes (33):1-32. 
管理權: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後設資料創用CC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授權聯絡窗口

請洽臺灣魚類資料庫
email:taiwanfishdata@gmail.com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中文名:半環平蓋蛇鰻
中文名:半環平蓋蛇鰻
中文名:波路荳齒蛇鰻
中文名:波路荳齒蛇鰻
中文種名:斑紋蛇鰻
中文種名:斑紋蛇鰻
中文種名:大口短體蛇鰻
中文種名:大口短體蛇鰻
中文種名:食蟹荳齒蛇鰻
中文種名:食蟹荳齒蛇鰻
中文名:眼斑細齒蛇鰻
中文名:眼斑細齒蛇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