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種名:條紋鱧鯙

學名:Channomuraena vittata

台灣俗名:環帶裂口鯙、錢鰻、薯鰻、虎鰻、鰻( 台東 )

大陸名:寬帶鱧鱔

中文種名:條紋鱧鯙學名:Channomuraena vittata台灣俗名:環帶裂口鯙、錢鰻、薯鰻、虎鰻、鰻( 台東 )大陸名:寬帶鱧鱔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全球唯一識別碼:urn:lsid:fishdb.sinica.edu.tw:catalogue:383655
資料類型:
紀錄類別:魚類名錄
著作者:
命名者:(Richardson, 1845)
主題與關鍵字:
科中文名:鯙科
描述:
型態特徵:體延長而呈圓柱狀,尾部側扁且較短,約佔體長的三分之一。鰭條構造僅限於尾部後段。口裂巨大;眼的位置接近吻端,相較於其他鯙類,其眼的位置遠遠超前。牙齒細小且成彎勾狀,數量眾多且多排並列;鋤骨齒列很短。魚體為乳白至淺褐色;體表有13-16條不太規則的黑褐色環帶,黑褐色環帶具有明亮白色的周緣,且環帶間在腹側面經常彼此相連。本種魚是少數能同時出現在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鯙類。雖然其正模(Holotype)據原始命名文獻(Richardson, 1844)中記載乃採自中國海域,但其後至今的153年間,中國、日本、菲律賓、印尼等附近海域未曾再有本種新增的標本記錄;西方魚類學者甚至因此懷疑其模式地點的正確性。羅家豪博士等人(1997)在臺灣東南部的成功一帶海域確實採獲了本種的標本,同時也驗證了其模式地點的正確性。本種為新發現之臺灣新記錄種鯙類。〔登錄標本〕TOU-AE 4911, 1 specimen, 722 mm TL, Jan. 16, 1997, Chengkung. HL. 6.3; BD. 13.7; TR. 2.0 in TL; TV. 154。
棲所生態:據潛水者的記載:此魚的大型個體潛伏在岩石或暗礁的周圍或底部,呈現出一種非常嚇人的外形。當有人接近時,它會展現出一種類似眼鏡蛇的不尋常習性---噗噗響地膨脹它的頭部。行動遲緩,但相當善戰。
地理分佈:分布於西大西洋的百慕達、巴哈馬、古巴、西印度群島;東大西洋的維德角島、幾內亞灣;印度-太平洋的臺灣、聖誕島、卡羅林群島等海域。
漁業利用:曾在魚市場販售供作食用。
出版者:
負責人:邵廣昭
日期:
資料修訂日期:2012-03-21 14:32:54
來源:
台灣魚類資料庫(http://fishdb.sinica.edu.tw)
The Fish Database of Taiwan(http://fishdb.sinica.edu.tw)
語言:
中文;英文
關聯:
Loh, K. H., I. S. Chen, J. E. Randall and H. M. Chen, 2008. A review and molecular phylogeny of the moray eel subfamily Uropterygiinae (Anguilliformes: Muraenidae) from Taiwan, with description of a new species. Raffles bulletin of zoology, 2008 Supplement No. 19: 135–150.
管理權: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後設資料創用CC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授權聯絡窗口

請洽臺灣魚類資料庫
email:taiwanfishdata@gmail.com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中文名:裸鋤裸胸鯙
中文名:裸鋤裸胸鯙
中文名:密點裸胸鯙
中文名:密點裸胸鯙
中文種名:裸鋤裸胸鯙
中文種名:裸鋤裸胸鯙
中文名:寬帶裸胸鯙
中文名:寬帶裸胸鯙
中文種名:花鰭裸胸鯙
中文種名:花鰭裸胸鯙
中文名:比吉尼勾吻鯙
中文名:比吉尼勾吻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