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種名:黑鰓盾尾鯊

學名:Parmaturus melanobranchus

台灣俗名:沙魚、黑鰓貓鮫

大陸名:黑鰓盾尾鯊

中文種名:黑鰓盾尾鯊學名:Parmaturus melanobranchus台灣俗名:沙魚、黑鰓貓鮫大陸名:黑鰓盾尾鯊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全球唯一識別碼:urn:lsid:fishdb.sinica.edu.tw:catalogue:383498
資料類型:
紀錄類別:魚類名錄
著作者:
命名者:(Chan, 1966)
主題與關鍵字:
科中文名:貓鯊科
描述:
型態特徵:體型修長,近似圓柱形或稍縱扁。頭短而寬扁;尾部細長側扁。吻短,小於口寬之半。眼大,長橢圓形。鼻孔斜列,位於口前,前鼻瓣有三角形突出,後鼻瓣發達,被前鼻瓣所覆蓋。口寬大,亞弧形;上下唇褶發達;齒細小,正中齒小,3齒尖型,兩側4-5齒尖型,多行使用。噴水孔小,近圓形,位於眼後。盾鱗近尖盾形,3棘突3脊突。背鰭2個,第一背鰭小,約為第二背鰭的1/2,起點與腹鰭基底後部相對,前緣微凸,後緣圓鈍形;第二背鰭與第一背鰭幾同形,起點在臀鰭基底中央的上方;臀鰭較高,後端微凹,後角微凸;腹鰭小於第二背鰭;胸鰭中大,近長圓形;尾鰭狹長,背及腹緣各具2-3縱行鋸齒狀大鱗;上葉發達,下葉前部微突出,與中部連合,中部與後部間有一缺刻,後部與上葉相連幾呈截形。體淡褐色,眼緣及各鰭邊緣深褐色,鰓腔黑褐色。
棲所生態:棲息於大陸棚泥底斜坡的底棲性魚類。卵生。生態習性了解不多。
地理分佈: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區,包括南中國海及臺灣南部海域。
漁業利用:主要以底拖網捕獲,一般捕獲魚體較小,故以下雜魚處理。
出版者:
負責人:邵廣昭
日期:
資料修訂日期:2012-02-23 15:56:32
來源:
台灣魚類資料庫(http://fishdb.sinica.edu.tw)
The Fish Database of Taiwan(http://fishdb.sinica.edu.tw)
語言:
中文;英文
關聯:
Chan, W. L. 1966. New sharks from the South China Sea. Journal of Zoology (London) v. 148: 218-237, Pls. 1-3; Compagno, L.J.V. 1984. FAO species catalogue. Vol. 4. Sharks of the world. An annotated and illustrated catalogue of shark species known to date. Part 2 - Carcharhiniformes. FAO Fish. Synop. 125(4/2):251-655.
管理權: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後設資料創用CC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授權聯絡窗口

請洽臺灣魚類資料庫
email:taiwanfishdata@gmail.com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中文種名:條紋頭鮫
中文種名:條紋頭鮫
中文種名:污斑頭鮫
中文種名:污斑頭鮫
中文種名:伯氏豹鯊
中文種名:伯氏豹鯊
中文種名:舒氏鋸尾鯊
中文種名:舒氏鋸尾鯊
中文種名:梭氏蜥鮫
中文種名:梭氏蜥鮫
中文種名:條紋頭鯊
中文種名:條紋頭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