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種名:小足腔蝠魚

學名:Coelophrys micropa

台灣俗名:扁頭棘茄魚

大陸名:小足腔蝠魚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全球唯一識別碼:urn:lsid:fishdb.sinica.edu.tw:catalogue:383403
資料類型:
紀錄類別:魚類名錄
著作者:
命名者:(Alcock, 1891)
主題與關鍵字:
科中文名:蝙蝠魚科
描述:
型態特徵:體盤澎大,略為扁平,。吻觸手與周邊膜連結,無法自由伸縮。吻觸手基骨細長,呈針狀。餌球具有兩不完全分離之下葉以及一薄片狀上葉。吻槽相當大且深,餌球可完整被收納其中。腹鰭極小。胸鰭基部與身體緊密連結,不具有肘。背鰭鰭條5-6;胸鰭鰭條14-15;臀鰭鰭條4。標準體長為鰓孔前長之1.5-1.8 倍,為眼徑之7.7-9.7 倍,為眼間距之3.8-4.5 倍,為吻槽寬之5.0-6.7 倍,為口寬之3.4-3.8 倍,為尾長之2.4-3.0 倍。體長且寬,較為扁平,腹部相當平坦。頭呈箱型,後方遠較前方寬。眼小,位於頭部側面。喙平坦且寬,略向前延伸超過口部。吻槽寬且深,開口略較眼徑寬。腹鰭小。口寬且大,約較眼間距寬。尾柄相對較長,遠超過臀鰭長度。皮膚薄,接近透明。全身覆蓋單一之細棘,除側線鱗兩側棘較發達,且其末端皆為分叉。下鰓蓋骨棘略微發達,大於側線棘,末端分叉。肛門與臀鰭不靠近,臀鰭後方與尾鰭基部不具有膜相連。體色呈灰色至深棕色,身體後半部通常較黑,胸鰭與腹鰭黑。腹膜為黑色。本種為體型相對較大之常見物種, 成魚體長可達10 公分。本種過去曾被歸入 Halieutopsis 屬中,但Ho & Shao (2008)基於腹鰭、吻觸手、吻槽及其他特徵,將其歸入Coelophrys 屬。
棲所生態:深海大洋性,可能具有日夜垂直洄游,捕食小型浮游生物。
地理分佈:廣泛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地區,包含日本、臺灣、菲律賓、泰國、所羅門群島、澳洲西北部、印度洋、馬達加斯加島及南非。
漁業利用:無關漁業價值,可用作於科學研究。
出版者:
負責人:邵廣昭
日期:
資料修訂日期:2012-03-08 10:03:05
來源:
台灣魚類資料庫(http://fishdb.sinica.edu.tw)
The Fish Database of Taiwan(http://fishdb.sinica.edu.tw)
語言:
中文;英文
關聯:
Ho & Shao, 2007.
管理權: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後設資料創用CC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授權聯絡窗口

請洽臺灣魚類資料庫
email:taiwanfishdata@gmail.com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