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種名:黃魟

學名:Dasyatis bennettii

台灣俗名:黃土魟、白肉鯆、白玉鯆、黃魟、笨氏土魟、黃魴( 澎湖 )、紅魴( 澎湖 )

大陸名:黃魟

中文種名:黃魟學名:Dasyatis bennettii台灣俗名:黃土魟、白肉鯆、白玉鯆、黃魟、笨氏土魟、黃魴( 澎湖 )、紅魴( 澎湖 )大陸名:黃魟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全球唯一識別碼:urn:lsid:fishdb.sinica.edu.tw:catalogue:383141
資料類型:
紀錄類別:魚類名錄
著作者:
命名者:(Müller & Henle, 1841)
主題與關鍵字:
科中文名:魟科
描述:
型態特徵:體盤菱形,前緣斜直,與吻端約成60度;體盤寬比體盤長約大1.1倍。吻端尖,吻長約等於體盤長的1/4,約比眼間隔大2倍。眼中大,稍突起;眼徑幾與噴水孔等大。口小,口前吻長比口寬大2-2.3倍。口底中央具顯著乳突3個,外側另各具細小乳突1個。尾細長如鞭,尾長比體盤長大2.7-3倍;在尾刺後方的背側面無皮褶,而腹側面則有低窄的皮褶,約延伸至尾刺後之1/4的尾長。幼體完全光滑。成體體背中央具一縱列小棘;肩帶兩側亦各具一短列小棘。體背黃褐色或灰褐色,有時具雲狀暗色斑塊,體盤邊緣淺淡;腹面呈淡白色。
棲所生態:底棲性魚類,大多活動於沿岸沙泥底地區,有時亦可於河口發現,棲息深度在5-100公尺間。常將身體埋入沙中,僅露出兩眼及呼吸孔,伺機捕食,以底棲生物為食。具季節洄游性,夏天北移,入冬則南下。尾刺有毒腺,是危險的海洋生物。
地理分佈: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印度,東至菲律賓,北至東海。臺灣分布於四週沿海及澎湖海域。
漁業利用:主要漁法為底拖網,夏季捕獲較多,肉可食用,但具腥味。
出版者:
負責人:邵廣昭
日期:
資料修訂日期:2012-03-01 15:33:57
來源:
台灣魚類資料庫(http://fishdb.sinica.edu.tw)
The Fish Database of Taiwan(http://fishdb.sinica.edu.tw)
語言:
中文;英文
關聯: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福建魚類誌(朱等, 1985);Last, P.R. and L.J.V. Compagno 1999 Dasyatididae. Stingrays. p. 1479-1505. In K.E. Carpenter and V.H. Niem (eds.) FAO species identification guide for fishery purposes. The living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 3. Batoid fishes, chimaeras and bony fishes part 1 (Elopidae to Linophrynidae). FAO, Rome.
管理權: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後設資料創用CC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授權聯絡窗口

請洽臺灣魚類資料庫
email:taiwanfishdata@gmail.com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