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種名:棘皮單棘魨

學名:Chaetodermis penicilligerus

台灣俗名:剝皮魚、多刺皮夾克、老公仔魚

大陸名:單棘棘皮魨

中文種名:棘皮單棘魨學名:Chaetodermis penicilligerus台灣俗名:剝皮魚、多刺皮夾克、老公仔魚大陸名:單棘棘皮魨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全球唯一識別碼:urn:lsid:fishdb.sinica.edu.tw:catalogue:382991
資料類型:
紀錄類別:魚類名錄
著作者:
命名者:(Cuvier, 1816)
主題與關鍵字:
科中文名:單棘魨科
描述:
型態特徵:體極側扁,極高,略呈卵圓形。全身佈滿發達之皮質突起;幼魚的突起鬚狀且大於眼徑長;背棘亦具此突起。吻稍突出;吻上緣線微凹。上枕骨高而隆起。 鰓裂位於眼後緣下方,全在體中線上方,與之成70度夾角。恥骨露出,上覆蓋有3對可動之特化鱗片。鱗片大小不一,但大鱗片極大,鱗片小棘極強壯,有寬厚之棘基,呈三角椎狀,棘可分叉,鱗片發達使皮層面粗糙。 第I背鰭棘位眼後緣上方,背棘彎曲,上有小棘;腹鰭膜不特別發達,膜後緣不向後延伸越過特化鱗,使恥骨露出甚多,恥骨後之背部突起(dorsal lobe)隱約可見;背鰭鰭條高,硬棘與鰭條間呈明顯凹陷。體灰白色,佈滿水平細黑紋;眼周圍具放射狀細黑紋;眼後下方與胸鰭後上方有兩個大圓黑斑。各鰭淡,色鰭膜具細黑點。
棲所生態:主要棲息於海藻叢生的沿岸礁區或底拖區域的水域。以其皮鬚擬態於海藻間,藉以欺敵及誘捕食物。主要以小型甲殼類及小魚為食。
地理分佈: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印度-馬來亞區至澳洲,北至日本南部。台灣分布於北部及東北部海域。
漁業利用:中小型魚類,通常以潛水或一支釣捕獲,肉質佳,適宜煮湯食之。亦以其可愛的模樣而常被飼養於水族館中,供人欣賞。
出版者:
負責人:邵廣昭
日期:
資料修訂日期:2006-06-03 00:00:00
來源:
台灣魚類資料庫(http://fishdb.sinica.edu.tw)
The Fish Database of Taiwan(http://fishdb.sinica.edu.tw)
語言:
中文;英文
關聯: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Fishes of Japan(Nakabo, 2002);中國動物誌-魨形目(蘇等, 2002)
管理權: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後設資料創用CC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授權聯絡窗口

請洽臺灣魚類資料庫
email:taiwanfishdata@gmail.com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中文種名:細斑刺鼻單棘魨
中文種名:細斑刺鼻單棘魨
中文種名:短角單棘魨
中文種名:短角單棘魨
中文種名:圓腹短角單棘魨
中文種名:圓腹短角單棘魨
中文種名:斑刺鼻單棘魨
中文種名:斑刺鼻單棘魨
中文種名:前角魨
中文種名:前角魨
中文名:副革單棘魨
中文名:副革單棘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