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種名:無鰾黑鮋

學名:Ectreposebastes imus

台灣俗名:深海鮋、石狗公、高體囊頭鮋

大陸名:無鰾黑鮋

中文種名:無鰾黑鮋學名:Ectreposebastes imus台灣俗名:深海鮋、石狗公、高體囊頭鮋大陸名:無鰾黑鮋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全球唯一識別碼:urn:lsid:fishdb.sinica.edu.tw:catalogue:382833
資料類型:
紀錄類別:魚類名錄
著作者:
命名者:Garman, 1899
主題與關鍵字:
科中文名:鮋科
描述:
型態特徵:體橢圓形,頗側扁,但體高。頭中大,不具皮瓣,棘稜低,有發達的黏液腔,頭頂覆有鱗片。眼小,眼徑為眼間隔的1/2,眼眶上端不突出於頭背。口大,端位;上頜骨上有一明顯的稜突。泳鰾缺乏或不發達的。硬骨鈣化不足,致使身體柔軟。體被細小圓鱗而易脫落;側線為連續的凹槽,其上覆蓋著薄膜狀鱗。背鰭連續,硬棘部鰭膜不凹入,硬棘部的基底長於軟條部的基底,具硬棘 XII,軟條 9-10;臀鰭基底稍短於背鰭軟條部的基底,具硬棘 III,軟條5-7;胸鰭稍長,延伸至臀鰭起點稍後方;腹鰭胸位;尾鰭圓形。幼魚體呈黑色;成魚時則呈紅褐色至黑色。活著時,黑色的噴水孔位於鮮橘色至紅色的區域。咽齒紅色或橘色的。
棲所生態:主要棲息於中層水域,在所有的鮋科魚類之中,生存適應得最好。主要吃甲殼動物、片腳類動物與櫻蝦等。背鰭鰭棘下具毒腺,是海中危險生物。
地理分佈:廣泛分布於世界三大洋的熱帶與溫帶水域。臺灣西南部、東北部及小琉球有分布。
漁業利用:中小型魚類,除學術研究外,不具經濟價值。
出版者:
負責人:邵廣昭
日期:
資料修訂日期:2012-03-09 13:48:48
來源:
台灣魚類資料庫(http://fishdb.sinica.edu.tw)
The Fish Database of Taiwan(http://fishdb.sinica.edu.tw)
語言:
中文;英文
關聯: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Masuda, H., K. Amaoka, C. Araga, T. Uyeno and T. Yoshino, 1984. The fishes of the Japanese Archipelago. Vol. 1. Tokai University Press, Tokyo, Japan. 437 p. (text);Fishes of Japan(Nakabo, 2002);Fishbase(2008)
管理權: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後設資料創用CC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授權聯絡窗口

請洽臺灣魚類資料庫
email:taiwanfishdata@gmail.com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中文種名:日本銀帶鯡
中文種名:日本銀帶鯡
中文種名:黑尾小沙丁魚
中文種名:黑尾小沙丁魚
中文名:黑小砂
中文名:黑小砂
中文名:黃小砂
中文名:黃小砂
中文名:阿氏飛魚
中文名:阿氏飛魚
中文名:日本海鰶
中文名:日本海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