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種名:臺灣鈎吻鮭

學名:Oncorhynchus formosanus

台灣俗名:台灣鮭、梨山鮭、櫻花鉤吻鮭、台灣鱒、大甲鱒、梨山鱒

大陸名:台灣大麻哈魚

中文種名:臺灣鈎吻鮭學名:Oncorhynchus formosanus台灣俗名:台灣鮭、梨山鮭、櫻花鉤吻鮭、台灣鱒、大甲鱒、梨山鱒大陸名:台灣大麻哈魚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全球唯一識別碼:urn:lsid:fishdb.sinica.edu.tw:catalogue:382788
資料類型:
紀錄類別:魚類名錄
著作者:
命名者:(Jordan & Oshima, 1919)
主題與關鍵字:
科中文名:鮭科
描述:
型態特徵:體紡錘形而側扁。口端位,口裂大,可達眼睛後緣直下方;上頜口緣由前頷骨和上頜骨所組成,上頜骨較寬, 後緣蓋及下頜骨;雄魚口裂更大,上下頜稍具鉤形。鰓被架12-16。體被細小的圓鱗,頭部裸出無鱗。背鰭單一,軟條數12 -15;背鰭稍後方有一脂鰭;臀鰭軟條數11;腹鰭具腋突;尾鰭叉形。背部黑青綠色,腹部銀白,體側中央有9個橢圓形雲紋斑點,終生不褪,側線上方散佈約10-30個小黑點。本種和日本、韓國及中國東北地方所產的櫻花鉤吻鮭(Oncorhynchus masou )極為相似, 彼此間的差異僅是“本種的臀鰭、胸鰭鰭條數目平均較少(約減少2根),脊椎骨數目也較少(平均少約3節),而且體側的小黑點也比較少(平均約少50個)等”,雖然有這樣的差異,但是還沒有被承認是一個獨立的種,因此一般較同意本種是一個台灣特有的亞種。後經多位學者利用DNA分子證據及原有之差異,確認本種與櫻花鉤吻鮭是分屬不同的種,並於2010年海生館助理研究員何宣慶博士與海洋大學水產養殖系郭金泉教授向國際動物命名法委員會(ICZN)提出臺灣櫻花鉤吻鮭之正名,經過審查而通過,內容已刊登在ICZN刊物「動物命名學公報」上。
棲所生態:陸封型魚種。原本為溫帶冷水性魚類,適宜生活的水溫在15℃以下,一般認為是冰河時期洄游至臺灣,在冰河退卻後,受水溫及地形因素陸封於高山溪流,形成「陸封型」 族群。性兇猛,以水生昆蟲及小魚等為食。
地理分佈:本種是臺灣特有種,僅產於大甲溪上游環山村海拔1500m以上的溪流。 目前只有在嚴格保護的七家灣溪部份流域中才可見到少數族群。
漁業利用:屬於國寶級的珍稀魚種,是受保育的種類。請注意,至今(2012/2/14)農委會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所公告本種之中文名及學名仍為"櫻花鉤吻鮭 Oncorhynchus masou formosanum",與此所描述之台灣鈎吻鮭 Oncorhynchus formosanus為相同之物種。
出版者:
負責人:邵廣昭
日期:
資料修訂日期:2012-03-05 13:48:32
來源:
台灣魚類資料庫(http://fishdb.sinica.edu.tw)
The Fish Database of Taiwan(http://fishdb.sinica.edu.tw)
語言:
中文;英文
關聯: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臺灣淡水及河口魚類誌(陳及方, 1999);Ho & Gwo (2010) Salmo formosanus Jordan & Oshima, 1919 (currently Oncorhynchus formosanus) (Pisces, SALMONIDAE, SALMONINAE): proposed conservation of the specific name. Bulletin of Zoological Nomenclature, 67(4):300-302. (註:本魚種之有效名依分類學規範以最近在專業或權威的學術期刊發表之名稱為準。)
管理權: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後設資料創用CC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授權聯絡窗口

請洽臺灣魚類資料庫
email:taiwanfishdata@gmail.com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中文名:台灣鉤吻鱒
中文名:台灣鉤吻鱒
中文種名:臺灣鈎吻鮭
中文種名:臺灣鈎吻鮭
中文種名:臺灣鈎吻鮭
中文種名:臺灣鈎吻鮭
中文種名:臺灣鈎吻鮭
中文種名:臺灣鈎吻鮭
中文種名:臺灣鈎吻鮭
中文種名:臺灣鈎吻鮭
中文種名:臺灣鈎吻鮭
中文種名:臺灣鈎吻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