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種名:小頭左鮃

學名:Laeops parviceps

台灣俗名:扁魚、皇帝魚、半邊魚、比目魚

大陸名:小頭左鮃

中文種名:小頭左鮃學名:Laeops parviceps台灣俗名:扁魚、皇帝魚、半邊魚、比目魚大陸名:小頭左鮃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全球唯一識別碼:urn:lsid:fishdb.sinica.edu.tw:catalogue:382717
資料類型:
紀錄類別:魚類名錄
著作者:
命名者:Günther, 1880
主題與關鍵字:
科中文名:鮃科
描述:
型態特徵:體呈槍尖形;兩眼均在左側;頭背緣輪廓幾呈直緣,標準體長為頭長5.5-6.0倍。頭小。吻短鈍。下眼稍前於上眼,眼間隔窄,兩眼間有一狹小骨脊。口小,上頜延伸至下眼前緣,上頜較眼徑短;上下頜齒小,且僅盲側有齒,眼側不具齒;腭骨無齒。鰓膜不與峽部相連;鰓耙短小不呈鋸齒狀。體被易脫落之小圓鱗,兩側皆被圓鱗,奇鰭鰭條被鱗;眼側具側線,盲側無側線;側線鱗數97-105。背鰭前端兩鰭條呈獨立分開狀,軟條數106-111;臀鰭正常,軟條84-89;胸鰭短於頭長;左右腹鰭不對稱;尾鰭圓形,軟條數17-18。體黃褐色,具不明顯之斑紋,背鰭和臀鰭緣色暗,尾鰭緣微暗;盲側乳黃色。
棲所生態:主要棲息於大陸棚砂泥質的海域。肉食性魚類,主要捕食底棲性的甲殼類或是其它種類的小魚。
地理分佈: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台灣、南中國海、巴布新幾內亞及澳洲北部。台灣主要分布於西南部海域。
漁業利用:較罕見之魚種,偶為底拖網捕獲。
出版者:
負責人:邵廣昭
日期:
資料修訂日期:2006-06-03 00:00:00
來源:
台灣魚類資料庫(http://fishdb.sinica.edu.tw)
The Fish Database of Taiwan(http://fishdb.sinica.edu.tw)
語言:
中文;英文
關聯: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6(FAO, 2001)
管理權: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後設資料創用CC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授權聯絡窗口

請洽臺灣魚類資料庫
email:taiwanfishdata@gmail.com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中文名:牙鮃
中文名:牙鮃
中文種名:少牙斑鮃
中文種名:少牙斑鮃
中文名:日本鬚鰨
中文名:日本鬚鰨
中文名:鬚鰨
中文名:鬚鰨
中文種名:利達舌鰨
中文種名:利達舌鰨
中文名:多線無線鰨
中文名:多線無線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