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種名:紅尾雙線鳚

學名:Enneapterygius rubicauda

台灣俗名:狗鰷、三鰭鳚

大陸名:紅尾雙線鳚

中文種名:紅尾雙線鳚學名:Enneapterygius rubicauda台灣俗名:狗鰷、三鰭鳚大陸名:紅尾雙線鳚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全球唯一識別碼:urn:lsid:fishdb.sinica.edu.tw:catalogue:382672
資料類型:
紀錄類別:魚類名錄
著作者:
命名者:Shen, 1994
主題與關鍵字:
科中文名:三鰭鳚科
描述:
型態特徵:體形小,圓柱狀。上頜向後延伸至眼前半部下方;上下頜齒小,外列齒較大;鋤骨及腭骨均具齒;眼眶上緣皮膜與鼻瓣膜均細長,無鋸齒緣。頤部感覺孔 4+1+4。頭、頸、腹部及胸鰭基無鱗,其餘被櫛鱗;背鰭與臀鰭基均具鱗;腹部後緣具少許圓鱗;側線不連續,分為前後二段,前段側線為孔鱗,孔鱗側線不陡降,末端位於第二背鰭最後一棘下方;後段側線為缺刻鱗,缺刻側線鱗從孔鱗側線末端起延伸至尾柄;最後孔鱗與缺刻側線鱗列之間具一鱗列;側線上鱗列 3-4。D. III+XII-XIII+9-10;A. I+18-19(18);P. iii-vi+5-6+vii; L.l. 16+18-20;背鰭分成三枚;胸鰭末端達第15至最後一側線孔鱗。體 H橫帶擴大,成橙紅色;頭紅色;上頜至眼前緣具一明顯的紅褐色暗線;眼下緣具一白斜帶;頭腹及體腹白色;尾柄橫帶明顯;胸鰭基部具一大紅斑,及二至三個小紅斑,或擴散;除腹鰭白色外,各鰭均為橙紅色。以前所記載之赤身雙線鳚(Enneapterygius erythrosoma)為本種之同種異名。
棲所生態:主要棲息於潮間帶至水深約7公尺的岩石區。以藻類為食。
地理分佈:分布於西太平洋區,包括台灣、日本、菲律賓及萬那杜等。台灣分布於南部及澎湖海域。
漁業利用:小型魚類,僅具學術研究價值。
出版者:
負責人:邵廣昭
日期:
資料修訂日期:2006-10-31 00:00:00
來源:
台灣魚類資料庫(http://fishdb.sinica.edu.tw)
The Fish Database of Taiwan(http://fishdb.sinica.edu.tw)
語言:
中文;英文
關聯:
Shen, S. C., 1994. A revision of the tripterygiid fishes from coastal waters of Taiwan with descriptions of two new genera and five new species. Acta Zool. Taiwanica 1-32;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Fishbase(2006)
管理權: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後設資料創用CC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授權聯絡窗口

請洽臺灣魚類資料庫
email:taiwanfishdata@gmail.com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