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種名:黃鋤齒鯛

學名:Evynnis tumifrons

台灣俗名:黃鯛、赤章、赤鯮

大陸名:黃犁齒鯛(黃鯛)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全球唯一識別碼:urn:lsid:fishdb.sinica.edu.tw:catalogue:382640
資料類型:
紀錄類別:魚類名錄
著作者:
命名者:(Temminck & Schlegel, 1843)
主題與關鍵字:
科中文名:鯛科
描述:
型態特徵:與紅鋤齒鯛(Evynnis cardinalis)極為相似,其差別如下:1. 背鰭第IV棘長度不及第V棘的2倍(紅鋤齒鯛超過3倍);2.魚體新鮮時,體側散在些許的鈷藍色小點(紅鋤齒鯛則有數列縱向且顯著的鈷藍色點狀線紋)3.通常具有鋤齒鯛(紅鋤齒鯛退化而不顯著,甚至沒有)。目前本屬(Evynnis)的分類尚未完成,仍須再進一步研究。以前所記載之赤鯮Dentex tumifrons (Temminck & Schlegel, 1843)為黄背牙鯛Dentex hypselosomus或是阿部牙鯛Dentex abei的誤鑑。
棲所生態:主要棲息於大陸棚砂泥底水域,棲息深度在50-250公尺之閻。每年6-7月及10-11月是其產卵期。肉食性,以底棲生物為主食。
地理分佈: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印尼,北至日本,南至澳洲。台灣分布於北部、西部、東北部、南部及澎湖海域。
漁業利用:全年皆有產,但以初夏及秋季為盛產,是美味的高經濟價值魚種,可利用延繩釣、手釣等漁法捕獲,碳烤、油炸、清蒸皆可。
出版者:
負責人:邵廣昭
日期:
資料修訂日期:2011-09-08 00:00:00
來源:
台灣魚類資料庫(http://fishdb.sinica.edu.tw)
The Fish Database of Taiwan(http://fishdb.sinica.edu.tw)
語言:
中文;英文
關聯: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5(FAO, 2001);Iwatsuki, Y. , M. Akazaki, and N. Taniguchi(2007)Review of the species of the genus Dentex (Perciformes: Sparidae) in the western Pacific defined as the D. hypselosomus complex with the description of a new species, Dentex abei and a redescription of Evynnis tumifrons. Bulletin of the National Museum of Nature and Science (Ser. A) Suppl. 1: 29-49.
管理權: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後設資料創用CC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授權聯絡窗口

請洽臺灣魚類資料庫
email:taiwanfishdata@gmail.com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中文名(學名):荒賀氏長鱸
中文名(學名):荒賀氏長鱸
中文種名:紅鋤齒鯛
中文種名:紅鋤齒鯛
中文種名:魬鯛
中文種名:魬鯛
中文種名:黑鯛
中文種名:黑鯛
中文種名:平鯛
中文種名:平鯛
中文名:黃錫鯛
中文名:黃錫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