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種名:馬氏鱗鰭烏尾鮗

學名:Pterocaesio marri

台灣俗名:烏尾冬仔

大陸名:馬氏鱗鰭梅鯛

中文種名:馬氏鱗鰭烏尾鮗學名:Pterocaesio marri台灣俗名:烏尾冬仔大陸名:馬氏鱗鰭梅鯛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全球唯一識別碼:urn:lsid:fishdb.sinica.edu.tw:catalogue:382139
資料類型:
紀錄類別:魚類名錄
著作者:
命名者:Schultz, 1953
主題與關鍵字:
科中文名:烏尾鮗科
描述:
型態特徵:體呈長紡錘形;標準體長約為體高之3.4-4.6倍。口小,端位;上頜骨具有伸縮性,且多少被眶前骨所掩蓋;前上頜骨具二個指狀突起;上下頜前方具一細齒,鋤骨無齒。體被中小型櫛鱗,背鰭及臀鰭基底上方一半的區域均被鱗;側線完全且平直,僅於尾柄前稍彎曲,側線鱗數68-76。背鰭硬棘X,軟條15;臀鰭硬棘III,軟條12。體背藍綠色,腹面粉紅色,體側有二條金黃色帶,第一條起自頭頂而止於背鰭末端,另一條正好於側線上,起自吻上方經眼睛上緣而達尾柄末梢,約一個鱗片寬。各鰭銀黃或淡白;尾鰭上下葉末端有明顯黑斑。本種魚分類上仍有歧見,現依據 Nelson(1994)將其置於笛鯛(Lutjanidae)科中的烏尾鮗亞科(Caesioninae)。
棲所生態:主要棲息於沿岸礁石區陡坡外圍或外海獨立礁周緣較清澈的水域,性喜大群洄游於中層水域,游泳速度快且時間持久。屬日行性魚類,晝間在水層間覓食浮游動物,夜間則於礁體間具有遮蔽性的地方休息。
地理分佈: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之熱帶海域,西起非洲東岸,東至馬貴斯 群島,北至日本,南迄薩摩亞。台灣南部岩礁或珊湖礁海域有產。
漁業利用:一般以圍網、流刺網或一支釣捕獲。肉質不錯,是市場常見之食用魚,以煎食或紅燒食之。
出版者:
負責人:邵廣昭
日期:
資料修訂日期:2006-06-03 00:00:00
來源:
台灣魚類資料庫(http://fishdb.sinica.edu.tw)
The Fish Database of Taiwan(http://fishdb.sinica.edu.tw)
語言:
中文;英文
關聯:
Fish of Japan(Nakabo, 2002);Fishbase( 2002)
管理權: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後設資料創用CC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授權聯絡窗口

請洽臺灣魚類資料庫
email:taiwanfishdata@gmail.com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