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種名:鬼頭刀

學名:Coryphaena hippurus

台灣俗名:鱰魚、萬魚、飛烏虎

大陸名:鯕鰍

中文種名:鬼頭刀學名:Coryphaena hippurus台灣俗名:鱰魚、萬魚、飛烏虎大陸名:鯕鰍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全球唯一識別碼:urn:lsid:fishdb.sinica.edu.tw:catalogue:381638
資料類型:
紀錄類別:魚類名錄
著作者:
命名者:Linnaeus, 1758
主題與關鍵字:
科中文名:鱰科
描述:
型態特徵:體延長側扁,前部高大,向後漸變細。頭大,背部很窄,成魚頭背幾呈方形,額部有一骨質隆起,隨成長而越明顯,尤以雄魚為甚。口大,端位;下頜略突出上頜。上下頜、鋤骨、腭骨及舌面均具齒。體被細小圓鱗,不易脫落;側線完全,在胸鰭上方呈不規則彎曲後而直走。背鰭單一,基底長,起始於眼上方而止於尾柄前;臀鰭較短,起始於背鰭中部鰭條下方;胸鰭小,鐮刀形;尾鰭深叉形。體呈綠褐色,腹部銀白色至淺灰色,且帶淡黃色澤;體側散佈有綠色斑點。背鰭為紫青色;胸鰭、腹鰭邊緣呈青色;尾鰭銀灰而帶金黃色澤。
棲所生態:為大洋性迴游魚類,常可發現成群於開放水域,但也偶而發現於沿岸水域。一般棲息於海洋表層,喜生活於陰影下,故常可發現成群聚集於流木或浮藻處的下面。日行性,性貪食,常追捕飛魚及沙丁類等迴游性表層魚類,有時會跳出水面捕食。
地理分佈:廣泛分布於各大海洋之熱帶及亞熱帶區海域。台灣各地海域及離島均產,但以東部海域較多。
漁業利用:為經濟性食用魚,產量大。高雄至東部海域之漁訊期為3-8月,盛漁期為5月左右;北部為10月下旬至翌年2月中旬。常製成鹽漬魚、魚丸、魚排等製品販售。可以利用曳繩釣、流刺網、定置網等漁法捕獲,同時也是遊釣中拖釣之主要漁獲魚種。
出版者:
負責人:邵廣昭
日期:
資料修訂日期:2010-12-15 00:00:00
來源:
台灣魚類資料庫(http://fishdb.sinica.edu.tw)
The Fish Database of Taiwan(http://fishdb.sinica.edu.tw)
語言:
中文;英文
關聯: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福建魚類誌(朱等, 1985)
管理權: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後設資料創用CC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授權聯絡窗口

請洽臺灣魚類資料庫
email:taiwanfishdata@gmail.com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