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部落格
Facebook專頁
ENGLISH
珍藏特展
目錄導覽
技術體驗
成果網站資源
目錄導覽首頁
HOTKEY快速導覽
內容主題
典藏機構
進階搜尋
資源聯盟
首頁
目錄導覽
內容主題
生物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條鰭魚綱
鱸形目
絲足鱸科
首頁
目錄導覽
典藏機構與計畫
中央研究院
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動物相典藏之研究:臺灣魚類相之數位典藏
中文種名:蓋斑鬥魚
學名:Macropodus opercularis
台灣俗名:台灣鬥魚、三斑菩薩魚
大陸名:叉尾鬥魚
推薦分享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全球唯一識別碼:urn:lsid:fishdb.sinica.edu.tw:catalogue:381391
資料類型:
紀錄類別:魚類名錄
著作者:
命名者:Ahl, 1937
主題與關鍵字:
科中文名:絲足鱸科
描述:
型態特徵:體略呈長卵形而側扁。頭部中大,吻短。口小,開於吻端上位;口斜裂;下頜突出;上下頜均有細小之頜齒。前鰓蓋骨下緣及下鰓蓋骨緣均具細小鋸齒。體被有中大型的櫛鱗;側線退化而不明顯。背鰭單一,具硬棘XII-XV,軟條6-8;臀鰭與背鰭同型,具硬棘XII-XX,軟條12-15;腹鰭胸位,第1鰭條延長為絲狀;尾鰭內凹,上下葉亦延長如絲,尤以雄魚為甚,上下葉可以交叉成剪刀狀,雌魚則否。體呈灰黃褐色,體側有10條藍綠色橫帶,橫帶之間為淺紅色;頭部自吻端經眼睛至鰓蓋,有一條藍黑色紋;鰓蓋後上方有一暗綠色圓斑,周圍為黃色或紅色邊。各鰭為黃交易色;腹鰭之絲狀軟條和尾鰭略帶紅色。雄魚體色較雌魚鮮艷。
棲所生態:主要棲息於低海拔的平原緩流區或湖沼、池塘及稻田等之靜水域中,能耐低溶氧環境。雜食性,以浮游動物、水生昆蟲幼蟲或藻類等為食物,例如孓孓,所以有防止蚊蠅孳生的功能。繁殖期雄魚有築泡巢及照顧子代的行為。具有迷器來幫助呼吸,可以直接和空氣中的氧氣進行氣體交換。
地理分佈:原分布於越南北部、中國、台灣、沖繩等地,現因引進觀賞養殖之故,已廣布於世界熱帶及亞熱帶區域。原本在台灣各淡水流域可見到牠的蹤跡,現今因河川污染已十分罕見。
漁業利用:小型觀賞魚類,唯因棲地被破壞,野生種的族群已日漸稀少,現被列入保育魚種。
出版者:
負責人:邵廣昭
日期:
資料修訂日期:2006-06-03 00:00:00
來源:
台灣魚類資料庫(http://fishdb.sinica.edu.tw)
The Fish Database of Taiwan(http://fishdb.sinica.edu.tw)
語言:
中文;英文
關聯: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福建魚類誌(朱等, 1985)
管理權: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後設資料創用CC
授權聯絡窗口
請洽臺灣魚類資料庫
email:taiwanfishdata@gmail.com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資訊
Ahl, 1937(00)。[中文種名:蓋斑鬥魚]。《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42/69/71.html(2023/12/27瀏覽)。
直接連結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42/69/71.html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感謝您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為了讓資料更容易被檢索利用,請選擇和這項數位資源相關的詞彙:
叉尾鬥魚
河川污染
蓋斑鬥魚
絲足鱸科
圓斑
請填入更適合的關鍵詞
推薦藏品
中文名:蓋斑鬥魚
中文種名:蓋斑鬥魚
中文種名:三星毛足鱸
中文名:蓋斑鬥魚
中文種名:蓋斑鬥魚
中文名:三星攀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