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種名:單斑新鼬魚

學名:Neobythites unimaculatus

台灣俗名:鼬魚

大陸名:單斑新鼬鳚

中文種名:單斑新鼬魚學名:Neobythites unimaculatus台灣俗名:鼬魚大陸名:單斑新鼬鳚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全球唯一識別碼:urn:lsid:fishdb.sinica.edu.tw:catalogue:381250
資料類型:
紀錄類別:魚類名錄
著作者:
命名者:Smith & Radcliffe, 1913
主題與關鍵字:
科中文名:鼬魚科
描述:
型態特徵:體圓而延長,尾部則是側扁。在鰓蓋骨的後面有一尖銳的硬棘,其前鰓蓋骨的下方則有2根小棘。背鰭和臀鰭非常的長,一直延伸至尾鰭部位,相癒合在一起,背鰭鰭條數97-100,臀鰭鰭條數73-77;腹鰭位於喉部,已經退化成2條延長絲狀;尾鰭鰭條數8。頭部及體上半部黃褐色,體下半部淡色。各鰭淡黃,背鰭具一大黑斑。以前所記載之黑斑新鳚(Neobythites nigromaculata)為本種之同種異名。
棲所生態:主要棲息於大陸棚砂泥底水域,棲息深度在110-565公尺之間。肉食性,以底棲生物為主食。
地理分佈:分布於西太平洋區,由日本至澳洲北部及新勒多尼亞外海域。臺灣分布於東北海域。
漁業利用:較少見之魚種,所以就算一般漁民撈獲,也只是棄置於下雜魚堆中,除了學術研究之外,食用的經濟價值並不大。
出版者:
負責人:邵廣昭
日期:
資料修訂日期:2012-03-07 15:36:39
來源:
台灣魚類資料庫(http://fishdb.sinica.edu.tw)
The Fish Database of Taiwan(http://fishdb.sinica.edu.tw)
語言:
中文;英文
關聯: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Fishes of the families Ophidiidae and Bythitidae from Taiwan. Bull. Inst. Zool. Acad. Sin. (Taipei) v. 30 (no. 1): 9-18(Chen & Shao, 1991 )
管理權: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後設資料創用CC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授權聯絡窗口

請洽臺灣魚類資料庫
email:taiwanfishdata@gmail.com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中文種名:大尾深水鼬魚
中文種名:大尾深水鼬魚
中文種名:斑新鼬魚
中文種名:斑新鼬魚
中文種名:孔鼬鳚
中文種名:孔鼬鳚
中文種名:黏身索深鼬魚
中文種名:黏身索深鼬魚
中文種名:棘鼬魚
中文種名:棘鼬魚
中文種名:大眼新鼬鳚
中文種名:大眼新鼬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