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種名:斑紋花蛇鰻

學名:Myrichthys maculosus

台灣俗名:巨斑花蛇鰻、鰻仔、硬骨篡、篡仔、硬骨仔

大陸名:斑紋花蛇鰻

中文種名:斑紋花蛇鰻學名:Myrichthys maculosus台灣俗名:巨斑花蛇鰻、鰻仔、硬骨篡、篡仔、硬骨仔大陸名:斑紋花蛇鰻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全球唯一識別碼:urn:lsid:fishdb.sinica.edu.tw:catalogue:380798
資料類型:
紀錄類別:魚類名錄
著作者:
命名者:(Cuvier, 1816)
主題與關鍵字:
科中文名:蛇鰻科
描述:
型態特徵:全長為頭長的13.4-15.8倍;全長為鰓孔位體高的51.9-58.7倍;全長為軀幹長的2.8-2.9倍;尾長為頭與軀幹之1.4倍;頭長為吻長之4.8倍;吻長為眼徑之1.9倍;胸鰭約為眼徑之1.6倍。尾長大於體長,吻端呈白色且較圓鈍;上頷稍長,口裂超過眼之後緣;無尾鰭,背鰭起點於鰓裂之前,胸鰭較微小,長度不及其基部;肛門在體之前半部,背、臀鰭在近尾端處結束;上、下頜齒及鋤骨齒皆有二列,並且為顆粒狀;前上頷骨齒六枚,與鋤骨齒分離;沿著體側具有三列褐色圓形斑塊,其中的上列與下列為半圓狀,中列則為全圓(接近橢圓狀)且最大,並深入背鰭;眼部周遭則被三至四塊斑紋所包圍。福馬林標本,體有三列咖啡色圓班(中列最大),深入背鰭,臀鰭白色。平均脊椎骨組成:4-77-192,總脊椎骨數為196。豹紋花蛇鰻(Myrichthys aki Tanaka, 1917 )為本種之同種異名。
棲所生態:大多棲息於深度約1-260公尺珊瑚礁地區,幼體經常出現於珊瑚礁淺水域,於潮池礁沙混合之處,常可發現其蹤跡。白天一般潛伏於沙地或躲藏於石縫中,夜晚才出外活動覓食。
地理分佈:分布於印度-太平洋之熱帶海域。西起非洲東岸,西至馬歇爾群島,北自日本南部,南迄澳洲。東太平洋分部於加州至祕魯沿岸及島嶼。臺灣主要產於南部海域。 
漁業利用:數量多,具觀賞價值,水族博物館可見。
出版者:
負責人:邵廣昭
日期:
資料修訂日期:2012-03-05 15:53:15
來源:
台灣魚類資料庫(http://fishdb.sinica.edu.tw)
The Fish Database of Taiwan(http://fishdb.sinica.edu.tw)
語言:
中文;英文
關聯: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陳威立。 2006。台灣東部海域蛇鰻科魚類之初步分類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碩士論文。
管理權: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後設資料創用CC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授權聯絡窗口

請洽臺灣魚類資料庫
email:taiwanfishdata@gmail.com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中文種名:巨斑花蛇鰻
中文種名:巨斑花蛇鰻
中文種名:紋蛇鰻
中文種名:紋蛇鰻
中文種名:艾氏蛇鰻
中文種名:艾氏蛇鰻
中文種名:邱氏列齒蛇鰻
中文種名:邱氏列齒蛇鰻
中文種名:尖吻蛇鰻
中文種名:尖吻蛇鰻
中文種名:列齒鰻
中文種名:列齒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