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條紋准雀鯛(Labracinus melanotaenia)

台灣俗名:紅娘仔、准雀鯛、紅獅公、紅貓仔

大陸名:黑線戴氏魚

黑條紋准雀鯛( i Labracinus melanotaenia /i )台灣俗名:紅娘仔、准雀鯛、紅獅公、紅貓仔大陸名:黑線戴氏魚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相同方式分享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類型:
魚類名錄
著作者:
學名命名者:(Muller & Troschel, 1849)
主題與關鍵字:
准雀鯛科
描述:
型態特徵:體長橢圓形,非常側扁,頭鈍,頭背部隆起。 吻短。眼中大。口斜裂;上頜延伸至眼中部下方;上下頜、鋤骨及腭骨均具齒。體被櫛鱗;側線斷成二段,鱗孔數分別為41-61 + 18-22。鰓蓋有鱗,背鰭及臀鰭基底有鱗片。背鰭具硬棘II,軟條23-26;臀鰭長約背鰭之一半,具硬棘III,軟條13-15;胸鰭鈍圓形;腹鰭具I硬棘及5軟條,其中第3根最長;尾鰭圓形。體亮紅色,漆黑橫紋,頭頂之綠色漸變為橄欖色,且斑點為灰黑色;頭側橫紋為橘棕色,眼間為橄欖色;下顎部及頭下部分為灰橄欖色;體側黑線紋的數目及密度均會變異,有時有10條明顯的暗線,有時只有側線上的背部有不明顯的暗線。各鰭為鮮紅色至橘之上色,且有比體側更紅的光澤存在;背鰭第5到12軟條有黑斑存在,背鰭緣有窄的黑線紋,在前方基部有黑斑;胸鰭基部上部分為黑色;尾鰭尖端為黑色,鰭前端有斑點,其後有暗紅色之斷裂的斑紋。
棲所生態:棲息在珊瑚礁的礁穴中,常出現在礁區外緣活動覓食。喜歡捕食小魚、小蝦為食。此種魚類有強烈的領域行為;在繁殖季節時,雄魚會護卵,一旦有入侵者,雄魚會有攻擊行為,將入侵者逐出。
地理分佈: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本省南部有產。
漁業利用:體色豔麗,十分動人,是深受水族人士喜歡的魚類,唯應注意同一水族箱內同種會有激烈打鬥的現象。
出版者:
邵廣昭
日期:
資料修訂日期:2005/3/2
來源:
台灣魚類資料庫(http://fishdb.sinica.edu.tw)
語言:
中文;英文
關聯: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
管理權: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後設資料創用CC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相同方式分享 

授權聯絡窗口

請洽臺灣魚類資料庫
email:taiwanfishdata@gmail.com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黑條紋准雀鯛( i Labracin...
黑條紋准雀鯛( i Labracin...
黑條紋准雀鯛( i Labracin...
黑條紋准雀鯛( i Labracin...
黑條紋准雀鯛( i Labracin...
黑條紋准雀鯛( i Labracin...
黑條紋准雀鯛( i Labracin...
黑條紋准雀鯛( i Labracin...
小擬鰕虎( i Pseudogobi...
小擬鰕虎( i Pseudogobi...
雲紋楊氏鰕虎( i Yongeich...
雲紋楊氏鰕虎( i Yongei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