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后天后宮

旗后天后宮
旗后天后宮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主題與關鍵字:
台灣建築
描述:
簡介:漢人抵達打狗最早的歷史證物
建築樣式:廟宇建築
一、所具歷史、文化、藝術、科學、紀念或其他學術價值:   在文化上,旗後天后宮為旗津當地居民的信仰中心。在紀念價值上,因其原為永曆二十七年(康熙十二年,西元1673年)所搭蓋的媽祖宮之前身,而於光緒十三年(西元1887年)重修,由於歷史悠久,其中有十分珍貴且具藝術價值的古物,例如光緒十二年(西元1886年)的鑄鐘、光緒十八年(西元1892年)的木聯等。 二、時代之遠近:   旗後天后宮最早創建於永曆二十七年(康熙十二年,西元1673年),康熙十三年(西元1691年)時確立範圍,光緒十三年(西元1887年)、日據時期昭和二年(西元1927年)、民國三十七年均曾重修。 三、與重要歷史事件或人物之關係:   永曆年間,閩籍漁民徐阿華在海峽漁撈遭颶,漂流至旗後,徐氏見此山明水秀,決定至此定居,於是回鄉說服故里六人同行,並奉迎鄉梓的湄州媽祖分靈來台,即為天后宮之前身。   康熙三十年(西元1691年)移居人口日漸稠密,而以媽祖廟為中心形成一處小漁村。此時徐阿華恐廟地被混淆侵佔,乃會同六姓族人畫定界地,確定地長二十九丈,寬十九丈,明訂開墾祭文,為天后宮確立了範圍。 四、表現各時代之特色、技術、流派或地方之特色:   旗後天后宮的建築是最傳統的媽祖廟建築。雖然在結構上無傲人的特色,但目前的主要建材,則是民國十七年鄉民蔡吉六出資,大量採用大陸紅磚及木材和石材而建,充分顯示當年旗後的繁榮。這座天后宮又是高雄市最古老的廟宇。它提供了旗後的一頁滄桑史。 五、數量之多寡:   為台閩地區十九處主祀媽祖的古蹟之一。 六、保存之情況:   保存良好。 七、規模之大小:   旗後天后宮為兩殿兩護室形式,前殿與後殿之間以拜亭相連。 八、附近之環境:   位於旗津海水浴場之觀光人潮必經之路,故廟埕外的沿街商業行為亦十分活絡。
日期:
年代:1673
古蹟公告日期:民國74年11月27日
來源:
數位檔案來源:行政院國科會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 臺灣建築史 http://www.dm.ncyu.edu.tw/
範圍:
行政區域:高雄市
地理位置:高雄市旗津區廟前路86號
管理權:
行政院國科會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 臺灣建築史
數位化執行單位:國立嘉義大學

授權聯絡窗口

陳嘉文老師
05-2717860
jwchen@mail.ncyu.edu.tw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新屋范姜祖堂
新屋范姜祖堂
蓮座山觀音寺
蓮座山觀音寺
台北水源地唧筒室
台北水源地唧筒室
蘆竹五福宮
蘆竹五福宮
陳悅記祖宅(老師府)
陳悅記祖宅(老師府)
壽山巖觀音寺
壽山巖觀音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