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港水仙宮

新港水仙宮
新港水仙宮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主題與關鍵字:
台灣建築
描述:
簡介:具清代笨港港口變遷見證之水神廟
建築樣式:廟宇建築
一、所具歷史、文化、藝術、科學、紀念或其他學術價值:   笨港為清代乾隆以前,台灣中南部的重要貿易港,史載「商賈輳集,台屬近海市鎮此為最大」。因與大陸間的貿易活動頻繁,此地百姓除信奉媽祖之外,另奉水仙尊王──禹帝。嘉慶八年(西元1830年)笨港溪氾濫,原有水仙宮及協天宮(祀關聖帝君)亦遭水難;嘉慶十九年(西元1814年)將二廟合一重建,後殿專祀關聖帝居,因處古笨港南港之舊村,聚落演變與此廟息息相關,甚具歷史、地理、聚落及民俗宗教之學術價值。 二、時代之遠近:   創建於清乾隆四年(西元1739年),嘉慶十九年(西元1814年)重建,歷史悠久。 三、與重要歷史事件或人物之關係:   水仙宮原址位於九莊笨港街上,僅為一簡陋的廟宇,乾隆四十五年(西元1780年),由貢生林開周倡議重建,但卻遭嘉慶八年(西元1830年)的水患而遷建。新建水仙宮由當地的行郊、船號、信眾捐建,留有碑記,故此廟與古笨港或今新港之歷史發展密不可分。 四、表現各時代之特色、技術、流派或地方之特色:   今水仙宮因其各部份構件涵蓋有乾隆、嘉慶、道光及光緒初期等不同年代的材料與手藝,為研究台灣傳統廟宇的珍貴個案,更是最具代表性的水仙宮。 五、數量之多寡:   台閩地區以水仙宮而列名古蹟者只有二座,另一座在台南市。 六、保存之情況:   近經修護,已經煥然一新,成為一座美侖美奐的廟宇。同時提供廟方與地方人士辦理古蹟維護或端正禮俗等活動的場所。 七、規模之大小:   現有的新港水仙宮,是一座三進兩廊式的廟宇。正殿供奉水仙尊王,配祀天上聖母,後殿則供奉關聖帝君,成為一座三神合祀的廟宇,廟的前後又有寬廣的廟埕,非常適合舉辦各種公益活動。 八、附近之環境:   左臨北港溪,前有寬廣廟埕,附近為聚落,環境良好。
日期:
年代:1739
古蹟公告日期:民國74年11月27日
來源:
數位檔案來源:行政院國科會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 臺灣建築史 http://www.dm.ncyu.edu.tw/
範圍:
行政區域:嘉義縣
地理位置:嘉義縣新港鄉南港村舊南港58號
管理權:
行政院國科會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 臺灣建築史
數位化執行單位:國立嘉義大學

授權聯絡窗口

陳嘉文老師
05-2717860
jwchen@mail.ncyu.edu.tw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忠義國小禮堂(原台南武德殿)
忠義國小禮堂(原台南武德殿)
霧峰林宅
霧峰林宅
台中林氏宗祠
台中林氏宗祠
頂泰山巖
頂泰山巖
台南東嶽殿
台南東嶽殿
南鯤鯓代天府
南鯤鯓代天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