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弓)

族語名稱:busul kavi

英文名稱:Bow

弓(弓)族語名稱:busul kavi英文名稱:Bow
弓(弓)族語名稱:busul kavi英文名稱:Bow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登錄號:2987.00
編目號:AT2987
資料類型:
武器防禦
主題與關鍵字:
武器防禦(弓弩)
所屬族群:布農族
描述:
主要材質:竹弓身
顏色:褐色
形狀:長條狀
紋飾:無
型制/特徵描述:單幹平弓。弓身略彎,觸手平滑,弓弝處斷面呈半圓形。帶弦槽。梢頭為一突起,稍尾呈蛇頭狀,帶一繫弦的凹口(扣門)。
使用者:男子
使用方法/時機:弓有大小之分,大弓彈力越大,為獵殺走獸之類;小弓彈力小,則射打飛禽類(徐瀛洲、徐韶仁,1994: 214)。
製作技術:鑄冶
風格特色:弓有大小之分,大弓彈力越大,為獵殺走獸之類;小弓彈力小,則射打飛禽類。整支弓包括了弓身、弓弦、調整環三部份。弓身是頂弓弦使出力量的支撐物,batakan竹和latig樹材都是製造弓的理想材料,其中又以latig彈力最佳,可以做出上等的弓(徐瀛洲、徐韶仁,1994: 214)。
文化意義:槍枝未輸入前,弓箭是男人日常隨身攜帶,最擅長的獵具。雖然一般人都會使用弓箭,但大都不精於製作,往往是自己準備材料,向擅於此術的人求製。待完工時,製者與求製者當場試驗弓的強弱張力、是否可射中標等,求製者滿意後,依事先講好的條件付報酬,通常為小米或獸肉等(徐瀛洲、徐韶仁,1994: 214)。
取得方式:接收
狀況評等:尚可
格式:
1枝
長(mm):1525
寬(mm):28
厚(mm):22
淨重:373
來源:
國立臺灣博物館原住民文物數位典藏計畫網站
範圍:
花蓮
管理權:
典藏單位、數位化執行單位:國立臺灣博物館人類學門

授權聯絡窗口

國立臺灣博物館-典藏管理組
主持人:李子寧、助理:周若詩
(02)23822699 ext.610、(02)23822699 ext.614
tnli@ntm.gov.tw、cm_assistB@ntm.gov.tw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中文名:頸飾(504)
中文名:頸飾(504)
網袋(網袋)
網袋(網袋)
標本名稱:弓
標本名稱:弓
標本名稱:紡車(棒)
標本名稱:紡車(棒)
標本名稱:單幹平弓
標本名稱:單幹平弓
標本名稱:服飾-胸當
標本名稱:服飾-胸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