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野漆樹

其他名稱:山漆、大木漆、漆渣、漆底、漆腳。

名稱:野漆樹其他名稱:山漆、大木漆、漆渣、漆底、漆腳。

推薦分享

Share

後設資料

主題與關鍵字:
有毒植物
描述:
植物原始性質:為漆樹科漆樹屬植物漆樹樹脂的乾燥品。漆樹Rhus verniciflua Stokes,落葉喬木。株高20m。樹皮初時灰白色,稍有光澤,後變粗糙並成不規則的縱裂。小枝粗壯,淡黃色,有棕色柔毛,後漸脫落,具明顯的心形葉痕和銹色皮目。冬芽生枝頂。奇數羽狀復葉,螺旋狀互生,長22~75cm,葉柄長7~14cm ,具柔毛,基部膨大,小葉9~15,卵狀橢圓形或長橢圓形,長7~15cm,寬3~7cm,全緣,先端漸尖,基部圓形或廣楔形,兩面葉脈上均有棕色短毛,小葉柄短。花序圓錐狀,腋生,與復葉近等長,具短柔毛。花單性或
內含物:生漆含有漆酚(Urushiol)50~80%,為兒茶酚的四種衍生物的混合物。另含少量氫化漆酚(Hydrourushiol)、漆樹藍蛋白(Stellacyanin」、蟲漆霉(Laccase )、鞣質及樹膠等。幹漆是生漆中的滾酚在蟲漆霉的作用下,在空氣中氧化生成的黑色樹脂狀物質。
毒性:陶弘景:‘ 生漆毒烈,人以雞子和服之去蟲,猶自嚙腸胃也。畏漆人乃致死者。外氣亦能使身肉瘡腫。’對某些特異質的人,接觸生漆可產生嚴重的過敏性皮炎。對生漆敏感者0.001mg的純漆酚即可引起漆性皮炎;氫化漆酚毒性較弱,0.1mg可引起皮炎。漆樹酸鈉對家兔致死量為6.67mg/kg。有輕度的蓄積作用。
含毒部位:樹脂或乳汁。
中毒之醫療:中毒原因:炮制不當內服,過敏體質或皮膚直接接觸生漆。 中毒表現: 本品可引起過敏性皮炎,由於個體不同可引起充血,發癢,激烈地發泡、化膿等不同症狀。如內服可致惡心嘔吐、頭眩。肛門、會陰部皮膚發生丘疹,甚癢。生漆與去毒生漆對皮膚的毒性試驗表明,生漆局部塗藥3次後1~2天,可使豚鼠皮膚產生明顯毒性反應,皮膚顏色變紫並發生斷裂,組織學改變表明皮膚呈現急性炎症反應。去毒生漆是用含金屬離子絡化物催化劑、少量柿油、醛與生漆一起反應制成,去毒生漆對皮膚未見產生明顯損傷,組織學觀察亦未見到典型的急性炎症反應,與生漆對皮膚的
範圍:
多生於向陽山坡的雜木林中。分佈於除新疆之外的全國各省、區。臺灣全省低海拔山區。
管理權:
中國醫藥大學 中醫學系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